李景隆前往视察时,见到一幕难忘景象:一名蒙古少年医生正为产妇接生,帐篷外竖着一面红底白十字旗,风中猎猎作响。旁边立着一块木牌,用蒙汉双语写着朱标的话:
>“没有人天生该死。”
他久久伫立,最终摘下头盔,深深鞠躬。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五年。
新生书院扩建为“国民师范学院”,专门培养教师与基层医官。校园中央建起一座圆形剧场,名为“启明堂”,每日上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话剧:有讲述陈启明冒死试药的《火种》,有再现清扬雪夜救人的《梅花劫》,还有描写普通村民抵制邪教的《醒魂井》。
每逢演出,万人空巷。
某日黄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悄然入场,默默坐在角落。当舞台上重现当年归命道焚童祭天的场景时,他突然掩面痛哭。散场后,他找到清扬,颤抖着双手交出一本手抄经卷:
“这是我师父留下的《役鬼真诀》,里面全是骗人把戏……我修行六十年,到头来才发现,真正的道不在符?之间,而在你们这些人做的事里。”
清扬接过经书,没有烧毁,而是交给档案馆保存,并附注:“此书可为后世镜鉴,使人知谎言如何成势,亦知真相如何破局。”
春日某晨,清扬独自登上钟山最高处。那里新建了一座?望塔,名为“望平楼”??取“望天下太平”之意。她凭栏远眺,只见山下阡陌纵横,稻浪翻滚,村村可见青瓦学堂,袅袅书声随风而来。
她从怀中取出一幅旧画??正是当年绣了一半的山水图。如今,那屋前花坛已绣满四季花卉,梅花之外,又有桃李杏樱,姹紫嫣红。她轻轻抚摸针脚,低声说:
“你说过,改变世界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一个人敢说真话,另一个人愿意听,第三个人开始行动……就够了。”
忽然,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花瓣,打着旋儿飞向远方。
她笑了笑,转身下山。
途中遇见一群放学归来的孩童,蹦跳着唱一首新编童谣:
>“太子仁,万家灯,
>不烧香,不拜神。
>有病找太医,种地不纳粮,
>孩子都能上学堂。
>北斗七星亮,照亮回家路,
>真相是把钥匙,打开幸福门。”
歌声清脆,穿透林梢。
清扬驻足聆听,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风中。
回到书院,她提笔写下今日日记:
>“今日晴,风宜人。山花烂漫,童声盈耳。国民师范毕业百人,皆赴边远任教。雏医计划新增学员两千。南海诸岛陆续建成医站十一座。西北反邪展览馆接待访客逾百万。百姓识字率较十年前提升六成,疫病死亡率下降七成。
>
>太子若在,应会欣慰。
>
>我亦老矣,然心未倦。只要这人间仍有光,我便不愿闭目。”
>
>??辛丑年三月十五,清扬记
搁笔之际,窗外暮色四合,一轮明月缓缓升起。
北斗第七星,依旧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