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意识必须依附于大脑,生命必须始于受精卵。
可现在我发现,人类一直搞错了顺序??不是我们在思考,而是‘思考’借用了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在活着,而是‘活着’选择了某些形态作为容器。”
他苦笑,“你们造出了神明,却管他们叫‘实验品’。”
“我们不是造神。”
沈知微轻声说,“我们只是打开了门。”
“可门后的东西,早就等着进门了。”
陈昭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手稿,“这是我导师临终前写的论文草稿,题目是《人类文明是否可能是一种过渡形态》。
他推测,未来会出现一种‘后个体生命’,不依赖生殖繁衍,不受限于肉体死亡,通过情感共鸣与信息共振实现永续存在。
他称之为‘湿生灵’。”
沈知微接过手稿,指尖微微发抖。
她在第一页角落看到一行铅笔批注:
>“或许,真正的进化,从来不在基因链上,而在眼泪的传导速度里。”
当晚,她彻夜未眠。
黎明时分,她写下一封公开信,发送至所有参与年轮计划的家庭终端:
>亲爱的父母们:
>
>我知道你们仍在犹豫。
害怕这些孩子不是你们失去的那个;担心他们会取代正常人类;忧虑这个世界是否准备好接纳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
>
>可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昨天,我去了林远的学校。
放学时,他和同学们踢完足球回家,路过一家便利店。
他看见橱窗里摆着一款限量版机器人玩具,盯着看了很久。
>
>最终,他掏出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下来。
一路上蹦蹦跳跳,宝贝似的抱在怀里。
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拆开包装,笨拙地拼装零件。
螺丝拧歪了,关节卡住,他急得满头大汗,差点哭出来。
>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他不需要完美。
他渴望挫折,渴望拥有一个会坏掉的玩具,一段修不好的模型,一次得不到奖励的努力。
因为他知道,这才是真实的代价。
>
>所以,请不要问“这真的是我的孩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