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面的一名戴眼镜的文学青年说道:“李有思同志,不愧是年轻一代的脊樑,能够输出文化,他在我心目中就是第一!“
另一边有人应了一声:“要是他写《鬼子来了》真的是居心不良,还有哪位作家是真的一心宣传文化呢!”
“这两篇评论都写得出奇的好,看的我是热泪盈眶。”
“以后谁骂李有思同志,谁就是往我头上拉屎。”
“那很多了。”
有人激动说道:“李有思就是民族英雄。”
“哎哎哎,別捧杀啊,你再这么说就过了哈,太过了。”
確实很容易过,例如李寧当年获得了三枚金牌,虽然没有许海峰第一枚金牌那么歷史性,但是也是一跃成为了体育界的新星。
然后过去了几年,他在第二次奥运会之后失败了,然后回头对著镜头一笑,瞬间引起来了全国的骂声,当场退役。
李有思发表这两篇文章確实是为了让自己塑造形象,这公眾人物都喜欢塑造形象,不丟人。第二就是为了增加一点民族自信,但是不可能一跃成为民族英雄。
《北平日报》的消息一下子在全京城都传开了。
姜文和刘小寧几人也凑了个热闹。
三人一同去买了一份《北平日报》:“好傢伙,这李同志这手妙啊!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么一下,谁还敢说他什么?”
“这李有思同志写得都是实话啊!”姜叼著一口烟。
“我也觉得。”
“没想到这么勇敢,畅销作家当眾发表章回应的问题。”
“哎!”刘小寧一笑:“这个你们就不懂了吧?这就叫做个性,只要有狂热读者,就能把这些作家的一切为都解释为个性。”
王朔就是个性~京圈的全都是个性。
“哎,寧肘子留点。”
三人关係好,好到什么程度?关係好到同吃一个肘子,刘小寧吃皮,刘斌吃肉,姜文啃骨头。
“姜別啃骨头了,我们了,你上课去吧!“
“哎,再见哈!”
姜文继续看著报纸,心中对於李有思的佩服,又上升了一些。
京城的某处军区大院家属院。
还是那位老领导。还是那里的老单位。
他说道:“警卫员!今天的报纸到了没?”
“到了,到了,在这里呢!”
老领导看到了《北平日报》上面的报导,李有思受到《纽约时报》报导。
李有思现在是国內的第一位作家,而且还专门写了一篇评论回应各种差评。
脸颊似平火辣辣的疼!总感觉是人家故意的。
但是李有思说得也没错,加上现在风向就是这样,老领导咳嗽一声,內心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