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全部“净忆协议”原始档案,包括那些被销毁的实验录像、受害者名单、高层决策会议记录。
“让他们看看自己做过什么。”零号冷冷道,“让他们在阳光下腐烂。”
资料一经发布,世界震动。
视频中,年轻的林远站在控制台前,面无表情地下达MN-4执行令;另一段footage显示,一群孩子被注射未知药剂后尖叫抽搐,最终眼神变得空洞;更有录音证实,某国领导人曾亲口下令:“让民众忘记战争,哪怕代价是失去人性。”
舆论哗然。抗议浪潮席卷多国首都。数十名涉事官员被捕,国际法庭宣布重启“人类记忆权”特别审判。
但林远知道,惩罚不是终点。
真正的胜利,是让下一代不再需要审判。
于是,他与小雨共同起草《共感宪章》,提出三项基本原则:
一、**记忆不可剥夺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删除、篡改个体真实记忆;
二、**忏悔自由保障**:个人有权选择公开或私密方式表达悔意,不受干涉;
三、**共感教育普及**:自小学起开设“情感认知课程”,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意识。
联合国经长达四十天辩论,最终全票通过。
同年秋天,全球第一所“共感学校”在云岭开学。教材由小雨亲自编写,内容涵盖历史真相、情绪管理、道德推理与跨文化理解。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提问:“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的回答天真而深刻。
“我会偷面包吗?会。因为我妹妹快饿死了。”
“我会举报朋友吗?不会。除非他伤害别人。”
“我害怕被人讨厌怎么办?”老师答:“那就先学会不讨厌自己。”
林远常去旁听。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举手问他:“林爷爷,你说过很多人不敢面对过去。那你呢?你现在敢了吗?”
他怔住片刻,然后点头。
“敢了。因为我知道,哪怕我曾经懦弱,只要现在愿意弥补,就不算太晚。”
那天晚上,他回到帐篷,翻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字:
>“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更好。
>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对不起’,
>就一定有人愿意说‘我原谅你’。
>而这两个声音相遇的地方,
>就是文明重新生长的土壤。”
窗外,星光洒落井面,水面泛起微光。
小雨的身影悄然出现,站在他身后,轻轻抱住他的肩膀。
“爸爸,”她低声说,“谢谢你活到了这一天。”
风停了,夜静了,唯有心跳声清晰可闻。
在这片曾埋葬谎言的土地上,一个新的纪元,正悄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