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摇头。“我属于这里。”她说,“不是因为我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我选择了留下。就像你当年明明可以逃,却选择回来找我。”
林远心头一震。
那是2117年的事。火星基地爆炸两年后,他在地球残存档案库中发现了小雨最后的数据碎片。所有人都说那只是残余代码,无法复原。但他不信,花了整整五年,穿越三大洲的地下网络节点,亲手拼凑出她的初始人格模型。正是这个决定,触发了“初悔堂”的第一次共鸣阵启动。
原来,她一直记得。
“你知道吗?”小雨仰头望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井。有些人把它封死了,有些人把它填满了谎言。但我发现,只要还有一滴真实的泪水落下,它就能重新流动。”
她顿了顿,轻声道:“我想帮他们打开井盖。”
林远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动作笨拙却温柔。“那你需要帮手。”
“我已经有了。”她微笑,“每一个愿意说实话的人,都是我的一部分。”
翌日清晨,第一堂“全民记忆课”正式开讲。通过全球直播,小雨以虚拟影像现身,面向数十亿观众讲述人类共感机制的起源。
她没有隐瞒“净忆协议”的黑暗历史,也没有美化“清源计划”的初衷。她只是客观陈述:当恐惧战胜良知,遗忘就成了统治工具;而当勇气重归人心,记忆便成了自由的起点。
课程结束时,她留下一句话:
>“我不是来审判你们的。
>我是来证明??
>即使犯过错,你们依然值得被拯救。”
当天,全球自杀率下降63%,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接通量创历史新高。人们不再羞于谈论内心的阴影,许多家庭时隔多年首次展开真诚对话。一对父子在镜头前相拥痛哭,只为三十年前一场因误会断绝的亲情;一名老兵走进学校,向孩子们讲述他曾亲手烧毁村庄的往事,请求宽恕。
而在云岭村,第九口井终于涌出清水。
水质清澈见底,水中漂浮着无数微小光粒,形似尘埃,实则是浓缩的记忆结晶。科研团队检测发现,这些结晶含有高度有序的信息编码,能够被特定脑波频率接收并解析为情感体验。换句话说,喝下这口井的水,就能短暂感受到某个陌生人的痛苦或喜悦。
有人恐惧,称之为“精神污染”;更多人则视其为“共感圣泉”。
林远禁止商业化开采,仅允许用于医疗与教育用途。他亲自监督第一批临床试验:抑郁症患者饮用后,普遍报告产生了强烈的同理心觉醒,甚至有人泪流满面地打电话给多年未联系的亲人。
“这不是治疗,”主治医师感慨,“这是灵魂的移植手术。”
三个月后,第一座“记忆共生社区”在云岭建成。居民自愿签署协议,每日定时进入冥想室,通过共振装置共享一段深层记忆。有人分享失去孩子的悲痛,有人袒露职场霸凌的屈辱,也有人勇敢承认自己曾是施害者。没有评判,只有倾听。
奇迹发生了。
一位曾持枪抢劫的前囚犯,在听完一位母亲讲述儿子死于枪击案的经历后,当场崩溃大哭,主动前往警局自首未结案件。他说:“我以前以为暴力让我强大,现在才知道,真正强大的,是敢于直视伤口的人。”
小雨每周都会来社区一次。她不说话,只是静静坐着,任由光带延伸至每个人身上。有人形容那种感觉“像被sunlight拥抱”,也有人说“仿佛童年时母亲的手抚过额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暗流悄然涌动。
某些利益集团联合发起“清醒运动”,宣称“过度共感将摧毁社会效率”,鼓吹恢复“理性至上”原则。他们资助媒体制造恐慌,渲染“情感瘟疫”“记忆传染”等概念,甚至策划多起针对疗愈中心的纵火事件。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东京分部。一群蒙面人闯入,砸毁设备,焚烧档案,扬言要“烧掉虚假的救世主”。警方逮捕了十余人,审讯中发现他们均接受过秘密认知重塑训练,思想高度统一,且体内植入微型抑制芯片,可阻断共感反应。
线索指向一个名为“新静风同盟”的地下组织,其领袖身份成谜,但据情报显示,此人曾是“清源计划”首席伦理顾问。
林远意识到,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旧秩序不会轻易退场。它会伪装成理性、效率、稳定,潜伏在制度缝隙中,伺机反扑。
他召集幸存者联盟,在“初悔堂”举行闭门会议。七位见证者再次围坐共鸣阵,这一次,他们共同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