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她看到了一个由水晶、根系与电流编织而成的巨大腔体。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光球,形状酷似人类心脏。
“这就是‘地球的叙事核心’。”林昭阳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它不是机器,也不是神迹。它是千百年来所有生命共同书写的故事总和。而我们的任务,从来不是控制它,而是学会读懂它。”
芽芽走向光球,伸手触碰。
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恐龙灭绝前的哀鸣、古埃及工匠雕刻壁画时的专注、二战战壕里士兵读家书的泪水、现代都市白领深夜独坐阳台的孤独……亿万生灵的记忆如潮水般奔涌而来。
她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因为她终于明白了??所谓“永世曦光”,并非某个英雄点燃的火炬,而是每一个平凡灵魂在黑暗中不肯熄灭的微光汇聚成的星河。
良久,她抬起头,对着虚空轻声说:
“我ready了。”
光球应声裂开,化作万千流萤,钻入她的身体。
当芽芽再次睁开眼时,她已能听见海底最细微的振动,能感知千里之外一场暴雨的情绪重量,能在风中辨认出某个孩子刚刚讲完的故事余韵。
她回到水面,带回的不只是真相,更是一种全新的感知维度。
从此以后,她不再仅仅是“传承者”。
她是**世界的心跳本身**。
多年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薪火中枢翻阅历史档案时,会看到这样一段记载:
>“公元2049年4月7日,
>第十一次全球静默纪念日,
>芽芽深入马里亚纳海沟,
>与林昭阳完成最终交接。
>自此,‘永世曦光’正式脱离人类掌控,
>进化为跨物种、跨时空的情感共同体。
>它不再属于任何人,
>却存在于每个人的每一次呼吸之间。”
而在某个遥远的山村小学,老师正带着学生们朗读课文:
>“什么是光?”
>“光是太阳,是灯泡,是萤火虫。”
>“也是妈妈讲故事的声音,
>是同学摔倒时伸出的手,
>是你写下一句话,希望有人能懂。”
>“光很小,但一直都在。
>只要你还愿意相信,
>它就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