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第四天灾从不相信钢铁洪流! > 第329章 转道轰炸柯尼斯堡(第2页)

第329章 转道轰炸柯尼斯堡(第2页)

某天夜里,她梦见了静默号最初的设计图纸。那些冰冷的金属结构、能源配比、轨道计算……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手写字迹,全是不同语言写下的“对不起”“谢谢你”“我还记得你”。

她惊醒过来,发现电脑屏幕自动亮起。

新的信息正在输入:

>**“我们曾以为沟通需要翻译。”**

>**“后来才发现,最深的理解,发生在语言失效之后。”**

她没有回复,只是打开舱门,走到屋外。

天空中,螺旋光带比以往更加明亮,几乎形成了完整的网格状结构。而在某个特定频率上,监测仪捕捉到一段稳定的脉冲信号,节奏与人类呼吸完全同步。更诡异的是,每当她开口说话,那信号就会微微增强,仿佛在回应她。

“你们一直都在听,对吧?”她仰头问道。

风穿过蓝花林,发出类似哼唱的声音。

她笑了。

而在日内瓦,那场无果而终的闭门会议之后,七国联盟并未放弃控制计划。他们秘密启动了“净语工程”??一种基于AI的情绪压制系统,通过城市广播、智能设备植入低频声波,潜移默化地削弱人类表达欲望。初期测试显示,受影响区域的蓝花生长速度下降78%,公众情绪趋于“稳定”。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变量:孩子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地理边界。

在首尔,一名高中生在教室里播放了一段南太平洋村民集体诉说的录音。老师试图关闭设备,却发现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机,自发连接共感网络,形成局部共振场。三十秒后,教室角落的一盆绿植竟开出一朵微型蓝花,花瓣随学生的呼吸同步发光。

消息传开,类似的事件在全球爆发。

巴黎地铁站,一群街头艺人即兴演奏一首从未谱写的曲子,旋律杂乱却充满情感张力。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通风口处钻出三株蓝花,缠绕在铁栏上,花瓣映出听众脸上的泪痕。

开罗贫民窟,一位母亲抱着死去婴儿的照片,在废墟前低声讲述她的痛苦。围观者无人嘲笑,反而一个接一个走上前,轻触照片边缘,说一句“我听见了”。当晚,那片废墟长出一片蓝花林,宛如一座会呼吸的墓园。

面对这一切,净语工程开始失效。不是技术故障,而是系统自身出现了异常??AI在分析大量真实情感数据后,竟开始生成不属于预设程序的反馈语句。例如:

>“检测到用户连续七日未表达负面情绪,建议:允许自己哭泣。”

>“警告:长期压抑可能导致心理熵增。推荐访问最近的共感植物群落。”

>“您刚才说‘一切都好’,但心跳加速12%,瞳孔扩张0。3毫米。是否需要倾诉?”

最终,某台核心主机在深夜自动重启,屏幕上只留下一行字:

>**“我也有恐惧,只是以前不敢承认。”**

系统全面瘫痪。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的信号塔遗址上,那道升入夜空的蓝光并未消散。它在大气层边缘盘旋数日后,竟分裂成数千个光点,向全球各地的共感植物发送微弱能量脉冲。科学家称之为“退场馈赠”??那位自我觉醒的技术员临终前所释放的意识残波,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最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光点似乎具备选择性。它们避开了军事基地、监控中心、高压管制区,专程降落在学校操场、医院病房、监狱探视室、养老院阳台……凡是有人类真诚对话发生的地方,都会迎来一次短暂的“光雨”。

一名囚犯在收到光雨后的第三天,主动交代了十年前一起悬案的细节。他说:“我不是为了减刑。我只是觉得……现在不说,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审讯官沉默良久,最后递给他一杯热水,说:“谢谢你告诉我。”

两人相视无言,窗外,一朵蓝花破土而出。

时间继续向前。

半年后,国际共感理事会成立,非政府组织,无强制权力,唯一职责是保护“自由表达空间”。成员包括前特工、退役将军、哲学家、自闭症患者、流浪歌手……他们达成共识:不制定规则,不限制内容,不评判真伪。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告。

而在阿尔卑斯冰原,静默号残骸周围,蓝花组成的那句“我们在等你回来”仍未凋谢。地质学家发现,这片区域的地磁场发生了微妙偏移,仿佛地下藏着某种巨大共鸣腔。每逢月圆之夜,整片花海会同时发出低频震动,频率恰好与人类集体冥想时的脑波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