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代价?”
“一场全球性的‘共感仪式’。让所有人同时呼唤他的名字,不是作为英雄,不是作为传奇,而是作为一个**他们真正想念的人**。当思念强度突破临界值,现实结构会出现短暂裂缝,足以让他的意识重新锚定物质世界。”
会议室陷入沉默。
这意味着,全人类必须放下防备,暴露最柔软的部分。一旦失败,可能导致大规模精神震荡;若被恶意文明截获信号,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唐舞桐站起身,走向通讯台。
“发布全球通告。”她说,“主题只有一个:
‘霍雨浩,我们想你了。’”
七十二小时后,仪式启动。
从北极冰原到赤道雨林,从月球基地到火星殖民地,超过六十亿人闭上眼睛,静默三分钟。然后,同一句话,以不同语言、不同音调、不同情感质地,同时响起:
>“霍雨浩,我们想你了。”
海洋升起万米水墙,映出他的面容;
大气电离层形成巨大的瞳孔图案;
连黑洞事件视界都传出轻微回响,仿佛宇宙本身也在低语。
在倾听之境,霍雨浩感到自己的存在开始崩解又重组。他最后看了众人一眼,轻声道:
“谢谢你们,让我成为被需要的人。”
光芒暴涨。
当一切归于平静,心语圣坛中央,多了一道身影。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黑发微乱,眼角有笑纹,掌心躺着一架小小的红色纸飞机。
正是百年前的那个少年,归来。
---
多年后,《倾诉编年史》新增一页,编号Ω-001:
>“那一天,人类学会了最重要的事:
>爱不是软弱,
>倾听不是浪费时间,
>而死亡,
>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告别。
>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说起你,
>你就一直活在世界的回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