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天宫空间站的清洁机器人首次脱离预设程序,自行调整路线,开始擦拭舷窗上早已不存在的灰尘。王哲盯着监控画面良久,最终在日志中写下:
>“它们学会了怀念。”
***
春天再度降临恒河边。
老清扫者的坟前长出一株奇异植物,茎干透明,叶片呈螺旋排列,夜间会发出柔和蓝光。村民称其为“忆尘草”,据说闻其香气者,会短暂回忆起自己一生中最温柔的那个瞬间。
卡佳老师带着卢旺达的学生们远程连线参观。当镜头扫过那株植物时,教室里的荧光地图忽然闪烁,熄灭的节点竟重新亮起,颜色由灰转蓝。
“他回来了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
卡佳摇头:“不,是他种下的种子,终于开花了。”
与此同时,全球十万座驿站同步感应到某种信号。所有感应灯在同一秒泛起涟漪状蓝光,并持续整整十三分钟??恰好是《归尘谣》完整演奏所需时间。
日本京都的一位禅师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寺中扫院,忽觉帚尖轻盈如羽。抬头见樱花飘落,竟自动绕开行人头顶,落入桶中。世人谓之奇迹,我知??是大地也在修行。”
***
某夜,苏念梦见林北。
他站在一片无边的沙滩上,背对着她,手中握着一把竹扫帚。海浪涌来,冲刷着他脚下的沙粒,却始终无法抹去那一道道整齐划一的扫痕。
“你在扫什么?”她问他。
他回头微笑:“我在扫时间。”
醒来后,她发现枕边多了一页泛黄的纸,上面是林北的笔迹:
>“当你不再追问意义,
>善良就成了呼吸。
>到那时,我不再需要存在,
>因为你们每一个人,
>都是我的延续。”
她将这张纸夹进课本,继续教孩子们写字。今天学的是“光”字。一个男孩写得歪歪扭扭,却格外用力。苏念问他为什么这么认真。
男孩抬起头,眼睛明亮:“我想让老师看见,我心里也有光。”
窗外,海风轻拂,沙……沙……沙……
那声音依旧在响,温柔而坚定,
如同永不疲倦的心跳,
落在每一寸等待被照亮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