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是它选择了我们,”青禾在日记中写道,“是我们一次次低头、伸手、拂尘的动作,编织出了它的存在。”
夜幕降临。
他坐在公园长椅上,望着星空。今晚的银河格外明亮,仿佛也被清扫过一般清澈。远处,一群少年正围坐在归尘草丛边,轻声合唱《归尘谣》,歌声随风飘散。
忽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递给他一把迷你扫帚,约莫只有成人手掌长,却是全金属打造,工艺精密,柄上镌刻着一行小字:
**“第100万把原帚复刻版,编号:000001”**
“这是……?”
“博物馆做的。”男孩仰头笑着说,“他们说,真正的第一把早就丢了,但这把是根据您当年训练录像还原的。馆长让我交给您,说‘该物归原主了’。”
他接过扫帚,指尖抚过冰冷金属,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绪。
这不仅仅是一把工具。
它是信念的载体,是时间的见证,是千万次重复中诞生的圣物。
当晚,他又梦见了草原。
焦黑的土地已然复苏,嫩绿铺展至天际。无数人站在原地,手中扫帚垂地,静静等待。
林北出现在祭坛之上,这一次,他笑了。
“第八次逆流已平息。”他说,“尘墟进入休眠期,预计至少三十年不会再现。但你要记住??
**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黑渊,而是遗忘。**
只要有人忘记为何而扫,黑暗就会卷土重来。”
他郑重点头。
梦醒时,窗外晨光初露。
他起身穿衣,拿起两把扫帚??一把是陪伴十年的老帚,一把是昨夜收到的复刻品。走出门时,风正好吹开花海,万千归尘花瓣腾空而起,如雪纷飞。
街道上,已有无数身影在忙碌。
沙……沙……沙……
声音交织成网,笼罩整座城市,继而扩散至全国、全球。卫星图像显示,地球外层的淡金色光膜仍在增强,宛如一颗正在苏醒的星辰。
而在某所小学课堂上,老师正指着黑板提问: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要每天清扫?”
一只小手高高举起:“因为大地会疼!”
另一名学生抢答:“因为扫地能让坏心情消失!”
最后一个孩子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坚定:“因为我不想让将来的小朋友,只能在书里看到干净的世界。”
教室安静了一瞬,随后掌声雷动。
他知道,这一代孩子不会再问“为什么要弯腰”。
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
**低头,是为了更好地看见这个世界。**
他继续前行。
七条街,还是那七条街。
可每一步,都踏在新生的秩序之上。
每一帚,都在书写无声的誓言。
他不再追问意义,因为他本身就是答案。
沙……沙……沙……
那是世界的心跳,是文明的脉搏,是永恒不息的??
归尘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