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怀微再次阖上眼睛,一滴泪顺着眼角潸然滑落。
自那日之后,她便一直没见过赵清存。泸川郡王就像消失了似的,完全不见踪影。樊茗如也不再与她麻烦,一次也没唤过她。小吉没回守拙院,而是选择留下来继续伺候她。可她自己则整日待在房间里,门窗紧闭,恹恹无所言。
期间小吉曾偷偷摸摸去找小福打听郡王的事。这一打听才知晓,原来郡王已经多日不在府里。
“小福说,恩王身体不适,已经搬出王府去寻诗园养病了,或许要大半年才能回来。”某日傍晚用飧食的时候,小吉将此事告知晏怀微。
晏怀微没有任何反应,无悲无喜,无怒无厌,只是低头默默地吃着青瓷碗中的鱼羹,一勺接一勺。
上元佳节那天,临安突然下雪了。雪片飘落,将整座杭城涂作惨白。街面上行人寥寥,据说就连朝天门外搭起的大鳌山也被雪淋得薄凉。
樊茗如派女使送来了应景的闹蛾,说是王府待诏专为府内娘子们做的,比街市上买的那些好太多。晏怀微却只是瞧了瞧便搁置一旁,根本无心打扮自己。
是夜她也没随诸人一起出门看灯,而是一个人站在晴光斋的雪地里,感觉自己就像被一道道看不见的锁链给锁住了——进不得,退不得,生不得,死亦不得。
之后又过了大概两个月,至春草葳蕤、春芳初绽时节,眼见韶光展卷万千景,心绪也慢慢地不再那么消沉。于是晏怀微打起精神,凭着记忆,想将大妈妈遗留的词句誊录出来,逐一校订后再为之付梓。
谁知一提起笔,脑海中当先一首便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晏怀微猛地扔下词纸,不敢再细想下去。
时至三月中旬,忽有一天夜里,大约亥牌时分,晏怀微才脱了衣裳睡下,便听得有人叩响房门。
她以为是小吉来给留夜的省油灯添油,遂说道:“门没闩,你自进来。”
赵清存推门走了进来。
晏怀微发出一声惊呼,猛地从榻上坐起,顺手拉过被子抱在自己胸前。
赵清存披着一身春寒料峭,关上屋门,缓步走入房内,在床榻边坐下。
晏怀微紧紧抱着被子往床脚移了移,眼中满是恐慌与警惕。
长久的沉默之后,赵清存突然开口道:“……对不住。”
晏怀微没回应他,仍旧攥紧被子缩在床脚,戒备地看着对方,不想跟他说话,只想离他远远的。
赵清存坐在床边,好半晌没言语,也没有任何动作。
“我要走了,”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又说,“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要多保重。”
“去哪儿?”晏怀微下意识问道。
赵清存却没回答这个问题,只从袖中摸出一枚白铜信筒递给她,轻声说:“你拿着。万一我回不来,这个就留给你。你有了它,下半辈子足可衣食无忧。……别回齐家去,齐耀祖他不配。”
晏怀微没接那信筒,仍旧气狠狠地看着赵清存。
赵清存的手在空中端了好久,最终尴尬地落下,将信筒放在了晏怀微面前的瓷枕上。
放下信筒之后,他没再多做停留,又深深地看了晏怀微两眼,这便起身出去了。
待得赵清存离开房间,晏怀微摸过信筒打开,见里面装着一张绢布t?文书。她好奇地抽出文书,展开一看,立时便被惊呆——那竟然是一张加盖官府钤印的寻诗园红契!
赵清存将那么金贵的寻诗园就这样送给她了?!
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又拿她当猴儿耍呢?!
晏怀微用力将红契甩在一旁,气得掀开被子跳下床,甚至连鞋都没来得及穿,赤着脚就追了出去。
晴光斋的院子里,赵清存的背影淋着月光,孤寂地向前走着。
“赵珝!你站住!”晏怀微怒气直冲天灵盖,已经顾不得尊卑长序,张口就喊赵清存的名字。
赵清存停下脚步,回身望着她。
“你把寻诗园的红契给我是什么意思?你究竟要去做什么?!”晏怀微质问。
二人隔着夜色对视着。眼中是怨,是怒,是此恨绵绵,亦是被夜色遮掩的情深不可测。
片刻后,赵清存快步走回,一把就将晏怀微拥入怀中。
他抱着她,抱得那样紧,却又那样温柔。他小心翼翼地,生怕会再次失去,却又不得不承受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再次失去。
赵清存埋首在女子颈侧,贪婪地嗅着她身上淡淡的香气,过了好久好久,他终于低声回答了她的质问:
“我去北伐,去收拾旧山河。北定中原之日,我要带你去看天大地大。”——
作者有话说:【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