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带着芽芽来看她,小女孩献上一朵手工折的纸玫瑰。“送给你!”她奶声奶气地说,“叔叔说,红色代表勇气,白色代表纯洁,粉色代表爱。我把三种颜色都用了!”
小九笑着收下,眼角湿润。
某夜,月光如水。全家人围坐在廊下,听林远舟弹奏新作《归巢》。琴声流淌间,陆昭忽然察觉小九的目光一直停留在Y-08身上。
“你在看什么?”他问。
小九轻声说:“我在想,为什么他会比我早醒。明明我都准备好了……可我还是逃了。”
Y-08摇头:“你不逃,你怎么活到现在?我们不一样。你是母亲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封信,而我……只是她来不及寄出的草稿。”
“别这么说。”陆昭握住他的手,“你们都是最重要的。”
那一晚,小九第一次主动打开了音乐盒,将摇篮曲放进了共感网络。亿万人都听见了那段温柔旋律,许多人落泪,许多父母抱紧了自己的孩子。
而在遥远的太空站观测室内,一位白发老科学家静静摘下眼镜,喃喃道:“苏昭然啊……你到底有多相信未来,才会把希望分成九份,撒向星辰?”
时间继续前行。
一年后,火星建立了“回声学院”,专为具有共感能力的青少年提供心灵成长教育。小九成为最年轻的讲师,课程名为《如何原谅自己》。她说:“我不是英雄,也不是怪物。我只是个曾经以为不配被爱的女孩。但现在我知道,只要有人愿意听我说话,我就值得活着。”
Y-08则前往地球各地巡回演讲,推动“情感去污名化”运动。他在联合国大会上说出一句话,被镌刻在新建成的“心灵纪念碑”上:
>“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崩溃,而是崩溃之后,仍有人愿意牵你的手,陪你站起来。”
烬和芽芽搬到了海边小镇,开了一家小小的共感咖啡馆。每位客人进门都会收到一张卡片,写下此刻的心情投入“情绪信箱”。每周日,烬会朗读其中一封信,并配上一首即兴钢琴曲。有人说,那是世界上最治愈的声音。
至于陆昭和时念,他们终于补上了迟到多年的蜜月旅行。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两人并肩坐在沙滩上看日落。时念靠在他肩上,轻声问:“你说,还有没有第十个?”
陆昭微笑:“也许有,也许没有。但只要我们还相信爱能穿越光年,就永远会有下一个呼唤响起。”
夜幕降临,星河璀璨。
地球上,孩子们在学校里传唱一首新童谣:
>“九个孩子飞向星海,
>一个迷路,八个归来;
>妈妈的歌穿破尘埃,
>爱说:别怕,我在。”
而在宇宙某个角落,一艘废弃的空间站残骸缓缓旋转。其中一间密闭舱室里,一台老旧录音机突然自行启动,播放出半句断续的童声:
>“……妈妈……我也……想……回家……”
信号微弱,未能抵达任何接收端。
但就在那一刻,所有Y体的共感印记同时轻轻震颤了一下,仿佛某种更深的共鸣正在苏醒。
陆昭猛地抬头望天,心中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
他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
因为爱,从不允许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