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加入玉米面和凉水,让豌豆与面黏在一起,揉成面团状。
面团擀成薄厚正好的厚度,纪舒愿把屉布放在蒸篦上,洒上一些冷水,把面饼放进去,项巧儿把木柴填进灶膛里,起身往锅里探头。
“这能好吃吗?大嫂。”
看着就是普通的面饼,虽然没见过加豌豆的,可看着味道应当不好吃。
“豌豆本身就有些甜的,你现在也吃不了加糖的。”他方才看到灶台底下有一小块老冰糖,加糖后味道确实更好些,不过项巧儿现在这牙齿的情况,还是吃没味道的比较好。
“知道了。”项巧儿坐回椅子上,继续烧着火,听纪舒愿这样一解释,她倒多了些期待。
豌豆糕能直接当作饭吃,再加上午时有从沈家兜回来的菜,今日便不需再炒菜了。
他捏着屉布两侧,把豌豆糕拿出来,用刀切成小块端到院里桌上。
纪舒愿回到灶房盛出五碗红薯汤,项祝这时也走进来,目光看向豌豆糕,却在询问纪舒愿:“没蒸窝窝头吗?”
“没,豌豆糕就很瓷实了,比窝窝头还管饱。”纪舒愿向他说着。
项祝应一声,但总觉着会不够吃。
一家人围成一圈,各自拿块被切好的豌豆糕,纪舒愿转头,询问着项妙儿,“味道怎么样?”
“嗯,还不错。”没项巧儿想象中难吃,她咀嚼着,想着若是加些糖肯定更好吃,而又想到牙齿的痛,她沉默摇摇头,将想法暂时搁置。
听到她的话,纪舒愿也转头看项祝。
项祝正吃着,察觉到他的视线转过头来,纪舒愿方才说得不错,这豌豆糕吃着确实比窝窝头更瓷实,刚吃完一块,他就觉着有些饱了。
“确实挺管饱。”项祝点头端起碗,靠在椅子上,用筷子扒着红薯吃。
丁红梅和项长栋也各自吃了一块,豌豆的清香跟玉米面融合,还带着轻微的甜,他们以前没想过能这样吃,豌豆都是用来煮粥或者磨成豌豆粉。
这样蒸成豌豆糕不错,看上去不仅易存放,而且冷了也能吃,卯时上山打猎直接带着,倒是比面饼更省事。
她想到后便向项祝说着:“明日打猎你们便带着豌豆糕,稍微热热再带壶水,就能吃饱了。”
丁红梅这意思是把豌豆糕当干粮使,也不是不行——
作者有话说:①:中国俗语
第35章拔牙
翌日要带着项巧儿去拔牙,项祝便将她一块儿带到山上打猎,待狩猎过后,纪舒愿与项巧儿抬着一个布袋,项祝背着弓箭,另一只手也拎着布袋。
“打猎真好玩,大嫂,下次能不能也带我来呀。”项巧儿向纪舒愿瘪瘪嘴,眼里都是乞求。
虽然纪舒愿心软,可这事儿应当跟项祝讲才是,他抬眸往项祝身上瞧,察觉到视线,项祝也看过来:“你觉得呢?能带她吗?”
没想到他把如此棘手的问题抛到自己身上,项巧儿的眼神属实可怜,可这山上也不安全。
“不了吧,别看这会儿没东西,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有蛇缠在你腿上。”纪舒愿故意吓她,项巧儿闻言只是扁了扁嘴,看上去并不惧怕。
“我不怕它。”
纪舒愿轻笑一声,刚跨步就踩到一个柔软的触感,他笑容停滞,边尖叫边后退,抱着项祝的脖子埋进他怀里,整个人止不住颤抖:“什、什么东西?”
项祝看过去,只见一小半吃剩的包子安静地躺在地上,他拍拍纪舒愿的后背安抚着:“只是吃剩的包子罢了。”
纪舒愿攥着项祝腰间的衣裳,闻言缓慢转过头,看到地上的包子沉默半晌,松开他的衣裳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褶皱。
“哈哈哈……大嫂,你才更要担心下自身安危。”项巧儿笑弯了腰,手里还不忘紧抓着被纪舒愿丢掉的布袋。
纪舒愿沉默不语,走到那半口包子旁,一脚将它踹到一边去,转头凑近项巧儿炫耀道:“我胆小也能来狩猎,你不能。”
“大嫂,你怎么这样!”项巧儿停下笑,晃着布袋,“求你了,我大哥可都听你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你大哥听我的了?”纪舒愿倒没觉着,项巧儿看项祝一眼,又转回视线,“旁人家的夫郎都不能出来打猎的,大哥不仅带你来了还让你保管银两。”
前面这事儿确实如此,不过后面这事儿他记着没跟项巧儿说过,纪舒愿转头,项祝明显也很茫然。
“你怎么知道的?我让你大嫂管银子这事儿。”
“昨日大嫂怀里钱袋鼓鼓的,一回来就往屋里钻,不就是去放银两了嘛,你们不用瞒着我,我肯定会替你们保守秘密的,不过你们得带着我来打猎。”项巧儿心还挺细,纪舒愿感觉他昨日藏得很严实,没想到还被她发现了。
他再次看向项祝:“那就让她跟着吧,夫君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