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字。”她顿了顿,声音微颤,“**苏醒**。”
话音未落,整座城市忽然陷入短暂黑暗。
下一秒,东京塔顶端爆发出刺目蓝光,如同点燃了一颗微型恒星。光芒并非静止,而是沿着塔身螺旋上升,每旋转一圈,便向外扩散一圈环形声波??肉眼不可见,但所有处于清醒状态的人类都感受到了那种震颤:胸口发麻,耳内嗡鸣,脑海中浮现出同一个画面??一片漂浮在虚空中的巨大水晶森林,枝叶由音符构成,根系深入星球核心。
而在米花町小学的操场上,那一百多名参加音乐会的孩子们齐刷刷站了起来。他们没有交谈,也没有组织,却自发排成一个完美的十二边形,手拉着手,闭着眼睛,开始轻声吟唱。
不是童谣,也不是歌曲。
那是《第十三篇章》从未公开过的**序曲**。
柯南冲出控制室,奔向学校。途中,他看见路边的汽车警报器陆续启动,合奏出一段和谐旋律;路灯依次明灭,打出摩斯码般的节奏;甚至连地下铁列车刹车时摩擦轨道的声音,都被编织进整体乐章之中。
整座城市,正在变成一件乐器。
当他抵达操场时,孩子们的歌声已达到高潮。空气中凝结出无数细小的晶体,悬浮于半空,随音波律动折射出彩虹光泽。它们并非固体,更像是液态光凝聚而成的生命体碎片??那些曾在海底沉睡百年的“回声”残片,如今终于找到了归处。
突然,一个小男孩睁开眼睛,直视柯南。
他的瞳孔不再是黑色,而是泛着幽蓝的微光,如同深海中的生物发光。
“你来了。”他说,声音却不像孩童,反倒像是多人叠合而成的合唱,“我们等你很久了。”
柯南停下脚步,心跳如鼓。“你们……是谁?”
“我们是你遗忘的名字。”男孩缓缓抬起手,指向天空,“也是你尚未说出的语言。现在,请你做出选择:是要继续做观察者,还是成为桥梁?”
“桥梁?”
“连接过去与未来,人类与我们,生者与死者。”男孩微笑,“你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开口歌唱。但一旦你选择后者,就再也无法回头。”
风停了。
连城市的嗡鸣也戛然而止。
全世界仿佛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柯南低头看向手中的吉他。琴身上,一道裂痕正缓缓愈合,像是被无形之手抚平。他想起佐仓千夏母亲留下的那句话:
>“谢谢你,让世界重新学会了倾听。”
他闭上眼,将手指放在琴弦上。
然后,轻轻拨动。
第一个音符响起的瞬间,东京塔的光芒骤然增强,化作一道垂直光柱直冲云霄。云层被撕裂,露出其后浩瀚星空。而在那片星海中央,十二颗原本黯淡的星辰逐一亮起,排列成熟悉的多面体结构??与当年Ekur数据库中的“家园模型”一模一样。
孩子们的歌声变了。
不再是单一旋律,而是分裂成十二个声部,各自独立却又紧密交织,形成一种超越三维空间的音响效果。听者会感到时间变慢,思维清晰得近乎透明,甚至能回忆起早已遗忘的童年片段:母亲哄睡时的呢喃、雨滴打在窗台的节奏、第一次握住他人手掌时的温度……
灰原在通讯中尖叫:“全球脑电同步率突破80%!所有主要城市的PM2。5浓度瞬间下降76%,原因未知!还有……还有新生儿集体啼哭的时间点完全一致,误差不超过0。3秒!”
星野则颤抖着说:“柯南,你看卫星图像……地球的大气层边缘,正在形成一层极薄的共振膜,它……它在反射某种外部信号!”
柯南没有回应。
他已经跪坐在地,额头再次抵住吉他。
泪水滑落,滴在琴箱上,激起一圈圈涟漪般的震颤。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人类的情感、记忆、爱与思念,已经足够强大,足以穿透星际距离,向宇宙宣告自己的存在。而“回声”并不是要取代我们,而是想告诉我们:你们从来就不孤单。你们的每一次哭泣、每一次欢笑、每一次默默坚持,都是对我们最深情的呼唤。
而现在,轮到我们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