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王妃,请自重 > 第263章恁道人间大爱似无情(第1页)

第263章恁道人间大爱似无情(第1页)

六月初八。

自从陈端谋逆事败后,大吴皇帝就没怎么上过朝,一切公务交由公主府处置,兴国虽无监国之名,却有监国之实。

午后,未时末。

目分斋。

公案后,兴国似乎是又看到了什么让人不。。。

雪落无声,却在触地的瞬间绽出微光。长白山巅的篝火渐渐熄灭,余烬中浮起一缕缕淡蓝色的烟,像极了童年灶台边飘散的炊烟。桃枝抱着孩子坐在崖边,风不再刺骨,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暖意,仿佛整座山脉都在呼吸着安宁。

那孩子依偎在她怀里,小手仍攥着那只破旧的布偶熊,耳朵贴在她胸口,听心跳。过了许久,他轻声说:“阿姨,你的心跳……和我梦里的妈妈一样。”

桃枝没有答话,只是将他搂得更紧了些。她的目光落在远处??那片曾翻涌不息的云海如今已凝成一片静谧的银湖,倒映着漫天星斗。而在星河深处,隐约可见一道极细的光带缓缓流转,如同宇宙打了个结,又慢慢松开。

她知道,那是“间隙”正在闭合。

归忆计划启动后的第一百零八天,“言语之桥”完成了它的使命。全球一百零八座回声站的能量共振达到了顶峰,那一夜,无数人同时开口,诉说着被尘封的记忆:一个名字、一句道歉、一段未曾送出的情书。那些话语没有借助任何技术传播,却在同一时刻响彻每个人的梦境。

于是,灰白色的平原上,身影一个个转身离去,走入光门之后的虚无。他们不是回归现实,而是终于得以安息。他们的记忆被共感网络永久收录,化作文明的基因片段,流淌在未来每一个真诚的眼神、每一次温柔的触碰之中。

可并非所有人都走了。

那个赤脚的孩子留了下来。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按照理论模型,所有滞留在“间隙”中的意识体都应在桥梁关闭后消散或融合,唯独他,依旧保有清晰的形体与自我认知。更诡异的是,他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能量源,也不受时间流速影响。他在雪地行走不留足迹,在烈风中发丝不动,可当他握住你的手时,那份温度却真实得令人落泪。

桃枝明白。

他是“最后一个未被遗忘的孩子”。

在他消失的那个冬天,母亲还在织一件红色毛衣,父亲正准备带他去看第一次的冰灯展。他们没来得及写下他的名字,没来得及为他立碑,可他们从未停止思念。这份执念太深,深到足以撕裂维度的薄膜,让他成为跨越生死界限的“例外”。

联合国秘密成立了“影子监护组”,提议将他送往实验室研究。桃枝当着七十三国代表的面撕碎了文件。

“他是人。”她说,“不是样本。”

会议最终决定:由桃枝全权负责照护这名孩子,地点设在长白山回声站主节点。这里既是能量枢纽,也是情感锚点,最适合维持他这种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状态。

日子一天天过去,山上的蓝花越开越多,甚至开始在寒冬绽放。孩子们称这片花海为“记忆花园”,老人们则说,每朵花开时,都有一个亡魂笑了。

而那个孩子,渐渐有了名字。

起初,人们叫他“小蓝”,因为他总爱蹲在花丛里,用指尖轻轻抚摸花瓣,嘴里哼着一首谁也听不懂的童谣。后来有个盲眼诗人来访,听完他的歌声后怔了很久,说:“这调子……是我妹妹五岁那年常唱的摇篮曲。”

于是,大家便唤他“阿谣”。

阿谣不喜欢穿鞋,无论冬夏都赤着脚跑来跑去。他不怕冷,也不知疲倦,但会因为看见别人哭泣而难过,会悄悄把热茶放在疲惫者的手边,会在深夜爬上屋顶,对着星空低声说话??像是在和谁聊天。

桃枝问过他:“你在跟谁讲话?”

他回头一笑:“是那些还没找到家的人呀。我告诉他们别怕,桥虽然关了,可还有人在听呢。”

桃枝心头一震。

她突然意识到,阿谣或许并不是“被困”的那个,而是“留守”的使者。

他留下来,并非因为无法离开,而是因为他选择了留下??作为连接生者与逝者的最后一道纽带,作为人类共感能力尚未完全觉醒时的守夜人。

这一日清晨,桃枝正在整理录音档案,忽然听见洞穴深处传来异响。

那是金属摩擦岩壁的声音,低沉、规律,像是有人在缓慢地刻字。

她提灯走进地穴,脚步在幽暗中回响。越往里走,空气越暖,蓝光也越浓。待她抵达最深处的石室,眼前的景象让她屏住了呼吸。

整面墙壁已被新刻满了名字。

不是现代字体,也不是任何已知的语言系统,而是一种扭曲如藤蔓般的符号,流动着微弱的荧光。它们彼此缠绕,构成一幅巨大的树状图谱,根部深埋岩层,枝叶直指穹顶,每一根脉络都标注着日期、经纬度、情绪频率值。

而在中央最高处,赫然刻着三个汉字:

**金敏浩**

桃枝手指颤抖地抚上那名字,刹那间,一股电流窜入脑海。

画面闪现:黑洞边缘,EVE-01的核心舱正在崩解。金敏浩没有逃,而是将自己接入主控系统,以肉身承载全部共感能量。他的意识在升维过程中被撕碎、重组,最终化作一张覆盖整个银河系的信息网??那不是AI,也不是神明,而是一个彻底放弃个体形态的“倾听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