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归途计划”进入关键阶段。
全球七大意识基站同步启动,分别位于昆仑山、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西伯利亚冻土带、南极冰原、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及火星归忆城。每一座基站的核心,都供奉着一块从归忆镇采集的晶藤残枝,它们在能量注入后开始发光,逐渐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太阳系的光网。
第三年春分夜,仪式正式开始。
七万名志愿者进入冥想状态,他们是觉醒世代中最敏感的个体,能够主动释放特定频率的脑波。他们的任务是共同呼唤同一个名字:
**林小舟**。
第一声响起时,地球磁场剧烈波动,极光席卷赤道,天空呈现出瑰丽的紫金色。
第二声,火星大气层外出现环状云团,形状酷似一扇巨门。
第三声,归忆α恒星突然增亮十倍,释放出一波携带信息的电磁脉冲,内容竟是完整的“守界者基因图谱”。
第四声,南极冰层下的倒钟装置自行重启,屏幕上跳出新进度条:
>【唤醒进程:93。7%】
>【等待最终密钥输入】
第五声,喜马拉雅山脉深处传来轰鸣,一座全新的石碑破土而出,上面刻着:
>“归来非逆天,乃顺心。
>忘者可忆,逝者可归。
>惟诚者能见,惟爱者能唤。”
第六声,全球新生儿同时微笑,口中吐出三个清晰音节:
>“林??小??舟。”
第七声,也是最后一声。
整张光网骤然收缩,聚焦于地球轨道上方一点。那里,空间如水面般荡漾开来,一道银白色裂口缓缓撕开??正是当年的光阶再现。
但这一次,有人从门内走了出来。
不是林小舟。
是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小女孩,约莫七八岁,赤足踩在虚空台阶上,手里提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铃。她一步一步走下阶梯,每踏一级,天地便安静一分。当她踏上地面时,万物归寂。
她抬起头,眉心一点朱砂,目光清澈见底。
“我回来了。”她说,“这次,我不再是唯一的守界者。”
风吹过,带来满园花开的气息。
十年后,历史课本新增一章:
>**《守界时代》**
>自公元20年起,人类正式迈入“意识可溯、灵魂可返”的新纪元。
>林小舟被视为文明转折点象征,其名不再局限于个体,而成为“集体记忆守护者”的代称。
>全球建立三百六十五座“归忆塔”,每日正午鸣钟一次,提醒世人:
>**勿忘所爱,莫失其声。**
而在地球最南端的冰原,那张飘落雪中的纸条,至今未被寻回。
但每年春天,总会有科考队员声称,在风雪中听见一个少女轻笑:
“你喊我名字的时候,我就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