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吃完中午饭,大多数人都喝多了。
这一年赚的钱多,干的活也不少。不管怎么说,现在都算告一段落了,也算是总结了。所以饭桌子上,大家吃吃喝喝特别热闹,有回顾这段时间的生活的,也有展望未来的。
像陈前进、李俊贤等人就是明确表示,回家过个年就回来。
也有像李俊海李俊汉这样的,希望回去看看,要不要和李俊峰一样把家人带过来的,随即就被李俊伟他们给否了
??没那么多地方住的。
李建国给他们说了,要带新人过来,必须得提前给这边打电话,得让李俊峰确认了才行,不然不能过来。
这一点大家都认可。今年大家干活的时候配合的都不错,所以自然希望继续下去。如果明年谁招来了一个搅屎棍,不好好干活还整事的,那大家都过不痛快。
当然这样的人存在,大概率会让李建国或李龙他们能压制着,但那毕竟不太好。
下午一个个都休息去了,第二天收拾一天,第三天李建国和李龙一起开着车把他们送到了乌城火车站。
李俊海他们几个都是年轻人,根本不需要担心,看着他们在火车站买了一些干果之类的特产,然后背着包买了票进了候车厅之后,李龙和李建国就回去了。
现在干活的已经回去,农村基本上就进入了平静期。
前段时间派出所的对聚众赌博的进行了清扫打击,所以村里目前打牌的比较少。不能打牌,那就得在家里呆着做活,或者出去。
十二月六号,李龙开车来到四队没多久,谢运东和陶大强、梁大成就过来了。
“我记得上趟你和大强两个去东大沟逮兔子,砸冰窟窿弄鱼了,那天那大花鲢吃的还不错,咱们今天再去搞一下?”谢运东是闲来无事,先约的陶大强,陶大强说要等李龙,这不就等到了嘛。
“行啊。”李龙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前院现在就李俊峰一家子住在东侧屋,他呆着也没啥事,就是和老娘聊天,干脆去弄鱼去。
谢运东开过来的车上带着砸冰窟窿用的工具,所以不需要李龙准备什么,直接就可以跟着过去。
“今天我也坐了坐老谢的车。”李龙笑着上车,“以前都是开车送别人,现在轮到我坐车了。”
“那以前别人想开车都都开不上啊。”谢运东说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小龙,我听说你的汽车卖得不错?”
“还行。十一月份卖了有二三十台吧。”李龙说道,“还卖掉了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吉木萨的人买的。。。。。。”
“多少钱买的?那也是二手的吧?”梁大成对大马力拖拉机是最感兴趣的。他已经知道大马力拖拉机一天一夜能犁三四百亩地,比东方红七十五可厉害多了。
虽然今年他仍然开着收割机割麦子赚钱,但说实话,赚的钱已经没有以前多了,只有头一年的三分之一不到。
一方面是因为收割机多了,第二个是因为康麦因也出现了。
有些人想着方便,干脆就用康麦因收割,这样省事。大多数人还是用收割机,但收割机并不算贵,能买得起的越来越多,有的村子有十几台,基本上就成了家用的,甚至于互相用都不收钱。
想来以后想靠着这个赚钱就更难了。
但李家买来的大马力拖拉机不一样。这以后不管怎么说,拖拉机犁地还是要用的。而且犁地的拖拉机因为太贵,不可能普及,所以犁地赚钱是必然一直存在的。
李家一年靠犁地播种赚多少钱他是能想像出来的,所以听李龙一说有人买了大马力拖拉机,他顿时就来了兴趣。
“二十六万。”李龙说道,“贷款买的。”
“那人家也有人才能把钱贷下来啊。”梁大成感叹着,“咱们没人,这钱也攒不了这么多,就只能看着。”
李龙换了话题:“乌城边上有一个村子就买了十来台汽车。。。。。。”
“一个村子?真的假的?比咱们队上的汽车还多?”陶大强这回震惊了,“那村子里的人干啥的?”
“种菜,种大棚。”李龙说道,“他们整个村子都是种大棚的,而且加入到市里的菜篮子工程,赚的比较多。
“种大棚啊,听说比较辛苦。”陶大强感叹着。
玛县附近也已经有种大棚的了,所以一些人听说了,毕竟其他农民大冬天都休息了,种大棚的冬天还要干活,赚的不光是技术钱,还有辛苦钱。
所以人家能赚钱买汽车,应该的。
车子开到了东大沟,每个人都拿着工具往下走,谢运东锁好车门也赶紧两步跟了过来,边走边对李龙说:
“老贾不在家,我们去他们家找他的时候家里没人,估计开车带着家里人上街去了。”
李龙就明白了。
这次相当于小群体的一次聚会了。
李龙他们来到上一次砸的冰窟窿那里,发现这里已经被冰封上了,而且结的冰比原来的冰面还要高出来一些。
“换个地方砸吧。”陶大强看了看说,“看这冰冻的比原来还厚一些,得有二十公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