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阵问长生 > 第176章 刍狗命术(第2页)

第176章 刍狗命术(第2页)

记忆,正被系统性地篡改。

消息传至记湖,群情激愤。忆行者们自发集结,准备北上迎战。然而一位年迈的守忆长老拦住了他们。

“你们要去哪里?”老人拄杖而立,目光深邃,“你以为刀剑能守护记忆吗?你们手中的火把,照得亮黑夜,却照不进人心。”

“那该怎么办?”有人怒吼,“难道看着他们把我们的过去一笔勾销?”

老人沉默良久,最终指向湖心亭中的陶罐。

“答案,从来都在这里。”

当晚,十二位最具资质的忆行者盘坐于湖畔,结成“归源印”,以心神链接陶罐。他们并非要获取力量,而是尝试将自己的记忆尽数释放,汇入湖中,作为对抗“虚妄盟”的根基。

第一位忆行者回忆起母亲临终前握着他手的模样;第二位想起童年时村庄被烧,他躲在枯井里听着哭喊声直到天明;第三位则重温了自己第一次说出“我记得”时的心跳……

随着记忆注入,湖水再度冻结,冰层厚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最终形成一座直径百丈的圆形冰台,中央正是陶罐所在。

而当最后一人完成献忆,整片冰台忽然升起,悬浮空中,宛如一轮蓝月悬于湖上。

它不再被动回应,而是开始主动投射??

光影洒落之处,无论是谁,只要心怀真诚,便能在眼前看到一段段不属于自己的人生片段:一位西域商人死前仍紧握女儿送的玉佩;一名女医师在疫区殉职前写下“愿后来者勿蹈覆辙”;一对恋人分别时约定来世再见,却因战乱终生未遇……

这些画面不受地域限制,遍及九州。有人正在吃饭,忽然泪流满面;有人正欲入睡,却被突如其来的记忆击中心灵;更有甚者,原本已被“蚀心蛊”侵蚀的老人,在看到某一幕时猛然惊醒,颤抖着喊出亡妻的名字。

这是记忆的反扑,是真实的觉醒。

虚妄盟设在北方的主坛,正值举行“净忆大典”。高台上,祭司手持黑玉权杖,正欲激活最大一块封忆碑??那上面刻着的,正是三百年前守忆司全族殉难之事。一旦成功,世人将彻底忘记那段抵抗暴政的历史,连带所有相关人物都将从集体认知中消失。

可就在仪式进行到最后一刻,权杖即将落下之际,全场所有人同时抬头,眼中浮现出相同的画面: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站在火海中央,手中捧着一本燃烧的书卷,嘴唇开合,虽无声,却让每个人都听见了那句话??

>“你可以烧掉文字,但烧不掉读过它的人。”

刹那间,封忆碑自行崩裂,化为齑粉。

祭司仰天嘶吼:“不可能!这是天地法则!怎能被凡人意志动摇!”

回应他的,是远方传来的铜铃声。

这一次,不是一声,而是千千万万声。

观忆台、忆馆、村落祠堂、学堂檐角……所有悬挂的忆铃齐齐自鸣,声浪汇聚成洪,穿透山河,直抵人心。

虚妄盟成员开始动摇。有些人丢下武器,跪地痛哭;有些人口中喃喃重复着陌生的名字,仿佛在找回失落的亲人;更有几个年轻人转身离去,大声宣布:“我拒绝成为无忆之人!”

战局逆转,不在战场,而在心灵。

三个月后,虚妄盟瓦解,残部遁入极北荒原,不知所踪。朝廷正式颁布《护忆诏》,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记忆操控,并在全国推行“忆育课程”,要求儿童自六岁起学习倾听与讲述真实往事。

然而,真正的胜利并不在此。

十年后,一个少年独自来到记湖。他并非忆行者,也不是修行之人,只是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他蹲在湖边,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爹,我想你了。”

这是他父亲临终前写的最后一句话,但他当时年幼,未能理解其中深意。如今长大成人,才终于明白那份思念有多沉重。

他将纸条轻轻放入陶罐口中,低声说:“我也想你。”

水珠滴落,湖光大盛。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陵遗址,那块曾浮现墨言身影的石碑,竟缓缓浮现出新的影像??这一次,是一个男孩蹲在田埂上哭泣,身旁站着一位模糊的身影,正伸手抚摸他的头。

没有人拍摄过这一幕,也没有人记录过这段往事。

但它存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