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六百八十章 沈浩马上不是王爷了(第2页)

第六百八十章 沈浩马上不是王爷了(第2页)

他深吸一口气,手腕轻抖。

铃声清越而出,划破寂静。

起初只是一缕单音,在风中飘散。但片刻后,山体内部竟传来回应??不是回声,而是另一种声音:低沉、缓慢、带着金属质感的震颤,如同巨兽在岩层中翻身。紧接着,东南方十里外的一处废弃矿洞口,喷出一股乳白色雾气,雾中隐约浮现人影轮廓,似在行走,又似在舞蹈。

沈知白瞳孔收缩。那是“声骸”。

他曾从《静语考》残卷中读到:古时施行大规模静默仪式时,被强行压抑的声音不会消失,而是沉淀于地底,附着于矿物结晶之上,久而成形,谓之“声骸”。它们本应沉睡千年,唯有极端频率共振方可唤醒。

而现在,它们醒了。

他疾步返回村庄,召集所有留居的寻声者。众人齐聚无声堂,火盆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脸。

“我们一直以为,共听之流是我们对抗控制的武器。”沈知白站在中央,声音不高,却字字入耳,“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声音被系统性掠夺、扭曲、储存,它就会变成幽灵,反过来吞噬倾听者。”

一名来自河北的老乐师颤声道:“我家乡有句老话:‘死人不开口,活人别招手’。这些声骸……它们想要什么?”

“记忆。”阿音接过话,“它们想找回自己曾说过的话,曾表达过的感情。可如今的世界,早已不再承认那些声音的存在价值。”

沈知白点头:“所以它们只能游荡,寄居于地脉、植物、甚至人的梦境之中。而我们点燃的这场‘心声运动’,就像黑夜中的篝火,吸引了所有迷失之声。”

堂内陷入沉默。有人低头搓手,有人闭目祈祷,更多人望向沈知白,等待裁决。

“我们要关闭桃树吗?”终于有人问。

“不能。”他斩钉截铁,“它是钥匙的容器,也是唯一能净化声骸的媒介。一旦切断连接,共听网络将彻底失控,那些积怨百年的情绪会化作声浪风暴,摧毁方圆百里一切生灵。”

“那怎么办?”

“反向引导。”他说,“我们要教会桃树分辨善恶之音,让它成为审判者,而非容器。”

计划由此展开。接下来一个月,沈知白带领寻声者昼夜不停修改心声符体系,加入“辨音律”,即通过特定音程组合识别情绪真伪。愤怒若源于压迫,则为正义之声;若出于仇恨,则需隔离净化。悲伤若承载思念,可予共鸣;若沦为自毁,则须疏导转化。

桃树成为试验场。每日子时,他们以陶埙演奏新编音律,观察树体反应。初期极为凶险??某次误触一段怨毒频段,整棵树剧烈抽搐,树皮迸裂,流出青黑色汁液,空中浮现无数扭曲人脸,嘶吼着无人能懂的语言。两名靠近的寻声者当场昏厥,醒来后失语三日。

直到腊月廿三,祭灶之夜。

他们在桃树四周布下九盏油灯,象征九重听界;埋入七枚古磬碎片,对应七情波动;又以朱砂绘制符阵,连通地下菌丝网络。沈知白亲自执埙,吹奏全新谱写的《净心引》。

第一音落下,天地俱寂。

第二音升起,雪花悬停半空。

第三音流转,桃树缓缓舒展枝条,叶片翻转,露出发光的背面。每一叶都映出一幕画面:有母亲怀抱婴儿低语,有战士临终前呼唤故乡,有囚徒在暗室中写下遗书……全是未曾被记录、未被听见的真实之声。

忽然,地面震动,菌丝网全面激活,乳白色光芒如河流般向四面八方延展。百里之内,凡曾吸入孢子之人,无论醒睡,皆在同一瞬间“看见”了自己的某个遗忘片段??或许是童年丢失的玩具,或许是某次欲言又止的道歉。

而在西北地底,已被转移的三十名幼童同时睁开眼睛,齐声哼唱起《净心引》副调。他们不知曲名,也不知旋律来源,只觉得胸口一块巨石悄然碎裂,泪水止不住滑落。

三天后,边关急报传来:清音营旧址突发地质异变,整座地下建筑塌陷,深埋岩层之下。勘探队冒险进入,发现所有仪器表面覆盖厚厚菌膜,内部电路竟被有机物质替代,形同活体器官。更骇人的是,监控录像最后一帧显示,一群模糊人影手拉着手,唱着歌走向黑暗尽头。

朝廷震怒,下令封锁消息,追查“妖术惑众”元凶。然而无论派何人前往山村调查,皆无法靠近十里之内??马匹惊厥,罗盘失灵,士兵耳中充斥亲人呼唤,精神崩溃者十之七八。民间传言四起,称此地有“心音结界”,非真心求听者不得入。

春分前夕,沈知白收到一封羽书,由一只通体雪白的夜莺衔来。信纸竟是用特殊药水浸泡过的桑皮纸,遇热显字:

>“大人,我是御史府surviving书吏。主官暴毙后,档案尽毁,唯我藏匿一份副本。therein记载:清音营之上另有‘天耳阁’,直属内廷,掌‘万民声籍’。每人自出生起,哭声、笑声、梦呓皆被录存,分类归档,用于推演民心、预判叛乱。第九书之钥并非仅为开启静语塔,实为终极控制开关??一旦启动,可令全天下称臣,万口同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