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静默的革命就此展开。
三个月后,星际议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这一次,议题不再是“是否允许保留痛苦记忆”,而是:“如何建立跨文明记忆共享网络?”
星芽再度登台,身旁站着启。
她宣布:“我们将重建‘源忆之柱’,以混沌鼎为核心,打造新一代心炉??不再局限于守护过往,而是让所有愿意分享记忆的生命,都能在这座桥梁中相遇。”
反对声依旧存在。
一位来自理性联盟的代表怒斥:“你们这是在制造精神污染!不同文明的记忆混杂,必将引发认知混乱!”
启steppedforward,voicecalmbutresolute。
“你说得对,可能会混乱。可正因为混乱,才说明我们在思考,在挣扎,在成长。如果一个文明只能靠压制情感来维持秩序,那它早已死了。真正的稳定,来自于理解差异,接纳痛苦,并依然选择前行。”
全场寂静。
最终,提案以微弱优势通过。
工程随即启动。
千年之后,银河系边缘升起一座巍峨巨构??通体由流动的紫光构成,形似双螺旋交织上升,顶端悬浮着一口古朴大鼎,昼夜不息地释放柔和光辉。人们称它为“新心炉”,也有人叫它“忆桥”。
在这里,任何一个生命都可以上传自己的记忆,也可以下载他人的经历。一名战士可以体验母亲分娩的疼痛,一位科学家能感受诗人写诗时的悸动,甚至敌对阵营的士兵也能在对方的记忆中看到同样的恐惧与思念。
战争减少了。
偏见变淡了。
不是因为所有人变得完美,而是因为他们终于明白:**每个看似冷漠的敌人,背后也可能有一个喊他回家吃饭的孩子。**
而在忆桥最深处,一间密室常年封闭。唯有启与星芽可入。
室内只有一面镜墙,映照不出容貌,却能浮现任何人内心最深的记忆。每当夜深人静,启都会来这里坐一会儿。
有时,他会看到母亲为他盖被子的手;有时,是陆沉舟在爆炸前抚摸女儿脸颊的瞬间;更多时候,是星芽小时候蹲在花丛边,指着蓝蝶花说“它们像星星掉下来的样子”。
那一天,星芽也来了。
她站在镜前,轻声问:“你说,他们真的都安息了吗?”
启看着镜中浮现的画面:无数光点在宇宙中游走,彼此交汇,融合,再生。那是所有被记住的灵魂,仍在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安息不是终点。”他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回忆,他们就在。”
星芽笑了,眼角闪着泪光。
她握住他的手,一如多年前那个雨夜。
窗外,忆桥光辉璀璨,照亮无垠黑暗。
而在遥远的某颗行星上,一个小女孩正仰望星空,指着天上最亮的一颗星说:
“妈妈,那是不是传说中的混沌鼎?”
母亲温柔点头:“是啊,那是无数人不愿忘记的证明。”
女孩眨眨眼:“那我也要记住今天,记住你牵着我的手,记住你说的故事。”
风起。
花瓣飘落。
灯火长明。
故事从未结束。
因为它,本就属于每一个愿意点亮心中之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