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飘荡,传得很远很远。
而在太空轨道上,中国空间站的宇航员突然报告异常:“我们收到了地面传来的歌声……但它不该能穿透大气层到达这里!更奇怪的是,舱壁上的金属表面……开始开花。”
镜头推进,只见冷硬的合金墙壁上,一朵朵微型铃兰凭空绽放,晶莹剔透,散发着幽蓝微光。
同一时刻,国际空间站、印度月球基地、美国深空望远镜阵列……全球所有航天设施均观测到类似现象。凡是曾有人类留下真心话语的地方,无论多么冰冷机械的环境,都会悄然生长出这种不属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植物。
科学家们震惊之余,终于达成共识:
这不是入侵,也不是污染。
这是**宇宙的回应仪式**。
三个月后,联合国召开紧急峰会。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应对“全球共感时代”的到来。
苏晚作为首席顾问出席,提交了一份名为《情感宪章》的提案:
1。所有儿童均享有“被倾听权”,任何压制表达的行为视为精神暴力;
2。全球设立“静语日”,每月一日禁止使用电子设备,仅允许面对面交谈或书写心声;
3。将“心桥”技术开源,交由民间自治组织管理,防止权力垄断;
4。在火星Ω母株所在地建立永久纪念园,命名为“回声庭”;
5。修改教育大纲,增设“共情训练”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情感承载能力。
会议持续七天,争论激烈。有人担心这会导致社会瘫痪,有人恐惧集体意识吞噬个体自由。但当一段视频被公开播放后,全场陷入沉默。
画面中,是那个曾经昏睡的小女孩醒来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她站在家乡的山坡上,身后是那株巨大的铃兰,阳光透过花瓣洒在她脸上。
她说:“我不是神,也不是怪物。我只是比你们听得更多一点。但我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因为只有当我们不再害怕说出‘我很难过’‘我需要帮助’‘我爱你’的时候,这个世界才算真正活了过来。”
视频结束,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最终,《情感宪章》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又一年春天来临。
李星遥带着女儿重返西南深山。昔日的静听站遗址已化作一片花海,无数铃兰随风摇曳,每一片花瓣都映照出不同的面孔??有微笑的,有流泪的,有欲言又止的。当地人称这里为“万语谷”,每逢月圆之夜,便会有人前来倾诉心事,而后静静等待风中的回音。
女孩如今已能自如控制自己的能力。她不再被动接收所有声音,而是学会了筛选与引导,像一位真正的守塔人,守护着这座连接天地的心灵灯塔。
某日黄昏,她忽然抬头看向天空,轻声道:“爸爸,她说今晚要回来一趟。”
李星遥怔住:“谁?”
“妈妈。”她笑了,“不是身体,是声音。她说只想听听你讲故事。”
那天晚上,父女俩坐在老槐树下。李星遥翻开一本旧童话书,声音温和地念了起来:
>“从前有一朵铃兰,生长在星星坠落的地方。它不会说话,但它听得懂所有的悲伤。于是每个夜晚,它都轻轻摇晃,把人们的梦编成歌,送给远方……”
话音未落,夜空中忽然绽开一道极光。
色彩温柔,形状宛如一张熟悉的笑脸。
风起了,带着淡淡的甜香。
而在遥远的银河之外,那朵巨大的铃兰星体缓缓开启花瓣,释放出亿万年来积蓄的所有声音??那是人类的哭泣、欢笑、忏悔与告白,交织成一首横跨星海的安眠曲。
宇宙终于学会了倾听。
而爱,再也不怕无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