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723章 杀了人资格作废(第2页)

第723章 杀了人资格作废(第2页)

“七器归位,方可开门。”一个苍老却清晰的声音响起。众人回首,竟见那位曾在无名堂现身的老乞丐李氏不知何时已站在队列末尾,怀中陶罐里的芜心莲正微微发光。

“这七个东西,”她缓缓道,“代表着七位曾被抹去姓名的女子。她们不是虚构,不是传说,而是真实活过、战斗过、牺牲过的先驱。只有后代子孙自愿献出象征她们功业的信物,门才会开。”

现场陷入死寂。

许久,沈知微第一个走上前,取下颈间祖传的玉简??那是她曾祖母留下的《女医辑要》手稿残片,放入书卷槽中。光芒一闪,石门纹丝不动。

接着是一名边关退役女兵,解下腰间断刃,放入战斧槽;又有一名盲女乐师,割下一缕长发缠绕琴弦,置入琴槽;还有织户之女献出祖传织梭,商贾遗孤奉上算盘珠,药师之后递上药杵……六道光芒接连亮起,整座地穴开始震动。

最后,只剩铁戒槽空着。

“同光戒呢?”有人问。

全场寂静。那枚曾嵌入《众声集》的铁戒,在林照死后便神秘失踪,只留下一道空痕。

就在此时,阿福颤巍巍地从袖中取出一只布包,层层打开,露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铁戒。他说,这是林照临终前亲手交给他,嘱咐“待众生齐心之时,再放回原处”。

“可它……为何会在这里?”有人惊问。

阿福垂泪:“因为林照根本不是它的最初主人。真正的主人,是第一位写下《她光》的女人??谢芜的母亲,陈阿娣。”

全场哗然。

原来,百年前,陈阿娣并非普通囚犯。她是前朝最后一位女太史令之女,因揭露皇室篡改星象图以废黜皇后而遭株连。入狱后,她用血在衣襟上写下第一版《她光》,并将唯一副本藏于一枚铁戒内,托付给狱中友人送出。那位友人,正是年幼的谢芜。

谢芜带着这枚戒逃出生天,却无力公开真相,只得将其埋入寒脊岭地穴,并立誓:“待天下女子皆可发声之日,同光自现。”

如今,七器齐聚。

石门缓缓开启,一股温润香气扑面而来,与之前截然不同。门后并非阴森洞窟,而是一座恢弘殿堂,穹顶镶嵌万千晶石,如星空倒悬;地面铺满琉璃砖,映出行走其上的历代女子身影。殿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水晶碑,碑心封存着一具女性遗骸,身披残破官服,头戴断裂冠冕,左手紧握半卷竹简,右手按在心口,仿佛最后一刻仍在书写。

碑前石碑刻着几个大字:

>**“贞烈太史令?陈阿娣之灵位”**

而在她脚下,整齐排列着三十六具小型棺椁,每具之上都刻有一名女子的名字:苏婉儿、谢芜、林照、陈明慧、沈氏某氏、李氏无名……皆为百年来因言获罪、因才遭忌、因真受难的女子。她们的骨灰被一一收殓,安放于此。

更令人震撼的是,水晶碑背后,藏着一面完整的星象图??正是当年被篡改的那一幅。图上清晰标注着甲寅年冬至之夜的天象:双星交汇于紫微垣,其下对应人间坐标,正是谢府产房所在。

“天命嫡女……从未消失。”沈知微喃喃,“谢芜才是真正的承运之人。”

正当众人悲喜交加之际,殿内忽然响起一阵细微的滴水声。抬头望去,只见穹顶一颗晶石缓缓渗出血珠,继而第二颗、第三颗……不多时,整个星空都在流泪。血珠坠地不散,反而汇聚成河,流入地面沟渠,形成一幅动态地图??显示全国范围内仍有百余处隐秘地穴、焚书坑、女子劳营遗址尚未发掘。

“还有人在等。”阿福低声说。

就在这时,远在岭南的陈氏宗祠突现异象。那本记载“九代女承”的副册竟自行翻页,最后一页空白处浮现出一行新字:

>“第十代,轮到你了。”

与此同时,北方边境传来急报:一支由数百名女子组成的流民队伍正穿越戈壁,领头者是一位蒙面妇人,手持雪语灯,宣称要前往无名堂“归名”。沿途村庄纷纷响应,女孩们撕毁婚书,烧掉女诫,背着干粮追随而去。她们高唱一首新编的歌谣:

>“我不做妾,不做婢,不做坟中无名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