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 > 第808章 这人果然还是那么欠收拾(第1页)

第808章 这人果然还是那么欠收拾(第1页)

林见疏闭上眼,将所有资料在脑中过了一遍,条理清晰地整理好。

这几日,她便会将这些资料,亲手交给陆正诚,军方那边,大概率也会有大动作。

她必须提前告知嵇寒谏一声,让他和军方都有所准备。

林见疏拿出手机,点开嵇寒谏的聊天框,指尖在屏幕上敲击。

【晚上能回来一趟吗?】

消息发送出去,却如石沉大海。

那边迟迟没有回复。

这种情况很少见。

除非他在出警,或者去了军事基地,有严格的通讯管制。

可林见疏心里清楚,这个时间。。。。。。

列车驶过山峦,阳光在玻璃窗上跳跃,像无数碎金洒落。苏晚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可脑海中却翻涌着无法平息的画面??敦煌地窖的星图、母亲的手迹、林芽最后的影像、还有那句“你不是一个人”。这些片段如同潮水,在她心口来回冲刷,既疼痛,又温柔。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带她去海边捡贝壳。那时她总问:“妈妈,为什么每个贝壳都不一样?”

母亲笑着回答:“因为每一道浪花,都带着不同的心事。”

如今她终于明白,原来人类的情感也是如此。每一滴眼泪、每一次沉默、每一声呐喊,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波纹,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让这些波纹不再消散于虚空,而是彼此交汇,形成新的光流。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沉发来的消息:

>“南极信号稳定了。李昭宇说,地下金属结构已扩展至直径三百米,形态接近人形骨架。它没有攻击性,反而像在……等待什么。”

苏晚盯着屏幕良久,指尖轻轻划过那行字。她知道,那不是机器的觉醒,而是**集体记忆的具象化**。十三口共鸣井串联起的不只是技术网络,更是千万年来被压抑、被忽视、被遗忘的人类情感总和。当足够多的灵魂愿意袒露真实,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便有了成型的土壤。

她回了一条:

>“告诉李昭宇,别强行挖掘。让它自己醒来。”

窗外,春雨悄然落下,湿润了铁轨旁的野花。列车缓缓停靠在一个小站,几名乘客下车,又有几个孩子背着书包上来,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事。其中一个女孩手里攥着一张画纸,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一座发光的房子,门口站着三个小人。

“这是我画的‘心里的家’。”她对同伴说,“老师说,只要敢画出来,就不怕了。”

苏晚望着她稚嫩的脸庞,眼眶微微发热。这正是“共鸣学校”的课程之一??用色彩与线条表达情绪。不评判对错,只鼓励呈现。那些曾被视为软弱的情绪,如今成了孩子们最勇敢的创作源泉。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边缘还残留着敦煌沙土的痕迹。那一夜,她在《心经?共感本》的末页写下了一句话:

>**我们不是要拯救世界,而是要让世界学会呼吸。**

三个月后,联合国“情感复兴计划”正式落地南美贫民窟。第一批“流动心灵剧场”被改装成彩色帐篷,由志愿者驾驶越野车穿梭于山间。当地居民起初警惕,甚至有人朝帐篷扔石头,认为这是外来者的精神操控。

直到一个十岁男孩走进去,对着水幕哭诉父亲死于毒贩枪下,母亲自此酗酒暴怒。他说完后,水幕上浮现出一幅画面:一名男子站在雨中,背影佝偻,手中紧握一瓶未开封的酒。镜头拉近,那人缓缓转身??竟是他母亲年轻时的模样,眼神里满是恐惧与无助。

男孩怔住了。

“那是……我妈?”

“是的。”引导员轻声说,“她也曾是个害怕的孩子。”

当晚,他的母亲也来了。她坐在角落,听着儿子重复那些年她打骂他时说的话,听着他在梦里喊“妈妈别走”,听着他说“我恨你,但我更怕再也见不到你”。她的身体开始颤抖,最终伏地痛哭。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母子俩并肩坐在帐篷外,女孩的母亲抱着儿子,嘴里一遍遍念着:“对不起……对不起……”

这一幕被传上网,短短三天内,全球新增两百个“心灵剧场”申请。连战乱地区也开始请求支援??叙利亚难民营、刚果东部村落、缅甸边境避难所……他们不要武器,不要粮食,只求一个能“说出真相而不被惩罚”的地方。

苏晚受邀前往日内瓦演讲。会场座无虚席,各国代表、心理学家、宗教领袖齐聚一堂。她没有穿正装,只披了件素白长裙,像极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一百年前,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梦是潜意识的窗口。”她站在讲台中央,声音清澈如泉,“五十年前,马斯洛说,人类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可今天我们发现,真正支撑人类活下去的,不是成就,不是财富,甚至不是信仰,而是**被看见**。”

台下寂静无声。

“我们建造高楼,却拆毁了邻里间的门;我们发明通讯,却失去了面对面说话的勇气;我们治疗抑郁症,却从不问一句‘你到底在疼什么’。这不是医学的失败,是文明的失衡。”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所以,我们重建的不是系统,而是信任。不是控制情绪的方法,而是允许情绪存在的空间。你们问我,这种‘共感网络’会不会被滥用?会不会有人借此煽动仇恨?我的答案是??会。但正因为可能被污染,才更要普及它。就像火可以取暖,也能焚城,但我们从未因此禁止人类用火。”

掌声如雷。

会议结束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修女走上前,握住她的手:“我在非洲服侍孤儿三十年。我一直以为爱就是牺牲。现在我才懂,真正的爱,是让他们说出‘我很孤独’,然后说:‘我也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