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陶涛一路将虚拟舱的档位调整到了A档,而程彻每次都是适应个十来分钟就能自如活动。
因为现在熟练度逐渐提上来了,现在程彻的动作甚至比那把匹配对局里还流畅。
其他几个选手见状则是各自对视一眼。
独星联赛上各个队伍的选手基本都在C档到D档之间,档位再往上调不止会出现轻微头痛的症状,还会操作严重失调。
到了A档,可能人在虚拟舱里只是轻轻一个迈腿、表现在赛场上就是个大跨步,这不仅仅是长期训练就能适应并改善的,对人体天生的协调性和肌肉控制能力有很大要求。
至于能自如驾驶S级机甲的选手,放眼全星盟也就撑死一百多个,那都是转会期各家争抢的宝贝,年薪至少千万起。
陶涛此时眼神中闪动着狂喜,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大屏幕,右手放在虚拟舱上,将档位拨到了S档——
顺畅,动作还是那么顺畅。
结束两个小时的基础测试,程彻神清气爽地从虚拟舱里走出来,高兴地将手撑在沙发上:
“谢谢方总,谢谢陶教练,S档比打匹配的时候轻松多了,感觉打几个小时都不累。”
他这话刚说完,几个队友齐齐发出痛苦的嚎叫。
后遗症呢,从高档位虚拟舱出来不应该头痛欲裂吗,怎么会有人反而神清气爽??
比天才更可怕的是天才而不自知。
他们打了这么多年职业也最多只能适应D档,这下是真的道心狠狠破碎了。
方灼拍拍程彻的肩膀,非常熟练地抛出一串鼓励话术:
“好好加油,我希望你能在这几天时间里拼一把,快速成长起来。”
“咱们战队给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期待你能借着这个机会这个平台好好展现自己的实力。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对吗?”
程彻还是个刚满十六岁的孩子,听了老板这种掏心掏肺的话,觉得自己心里燃起无限的斗志。
他擦了擦眼角,哽咽着向老板大声保证道:“方总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训练,一定带着咱们战队拿赛季首胜。”
陶涛站在一旁:……
止言又欲欲言又止,陶涛最后用手掌搓了把下半张脸,选择在心里默默背诵老板这套话术。
等几个选手去力量区加练的时候,陶涛从后面绕到方灼身边,犹豫再三才建议道:
“方总,别怪我多嘴,您可能不太明白两小时熟练掌握S档是什么概念,这种新人放在全星盟都特别罕见。”
“我建议您最好给这种选手提一提工资,至少提到八百万左右,不然他可能这赛季末就被人立马高薪签走了。”
方灼:“我现在给他开的年薪是两千万,按胜场发奖金。”
陶涛做了个告辞的手势:“不好意思方总,还是我太多嘴了。”
离正式比赛还有三天,内部论坛上那则帖子还在不断发酵。
就在比赛开始前,这场落后赛区的独星联赛更是直接登上了一周重点赛事排行榜前十。
顾名思义,独星联赛就是每个星自己组织的竞赛,每年一共举行四次,每个赛季的胜者将会代表星球去参加赛区之内的次级联赛。
由于它是循环制,也就是星内的每个队伍之间都会打一场,赛制冗长又整体竞技水平较低,除了自家星的居民,基本没人会关注这种小赛事。
平时就连第六赛区的次级联赛都未必能登得上排行榜前十,这种小比赛能获得这么大的关注度更是闻所未闻。
到了比赛开始之前,线上直播间预约人数已经突破了十万多。早在选手进场之前,弹幕就已经热闹得要命——
[好倒霉啊,他们怎么第一场就跟上赛季六C星独星联赛的冠军打]
[这新人id是叫CHE吗,我去查查他这段时间打匹配的战绩]
[不用搜了,他这四天一场匹配都没打,他们战队老早就把虚拟舱给卖了,打个屁匹配,这新人也是倒霉,碰上这么个穷鬼老板]
[反正这赛季是妹指望了,@UV机甲竞技俱乐部,速速来挖人]
[无语,口袋里没两个子的小老板能不能别玩战队,硬生生耽误新人一整个赛季……也不知道CHE年纪多大,机甲选手一共也就十来年的黄金期吧]
[呃呃呃,弹幕怎么已经给新人贷款上了,比赛还没打呢吧,说不定新人操作没那么顶呢……]
[说实话那新人也就一般,属实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远房亲戚是机甲教练,我把那半个多小时的对局录像给他看过了,他说有人就是天生对虚拟舱适应性强一点,不代表能力真的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