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伊塔纪元 > 第两百零七章 夜间(第1页)

第两百零七章 夜间(第1页)

红衣见两人脸色大变,知道误会,忙解释道:“不是肉的问题,而是菜的问题……就是很咸,味精放的很多。味精吃多了会口渴,这个情况将在接下来的1个小时内体现出来。口渴就要喝水,喝很多水。喝了水就要上厕所。”。。。

风停了。

那声轻笑并非来自猎户座,也不是地球上的某个人类之口。它更像是一种宇宙的余响??某种古老机制在确认平衡达成后自然释放的震颤。嫩芽破土而出时,根系并未扎向土壤,而是向上生长,在空中扭曲成一道微小却清晰的符号:一个倒置的眼瞳,中央映着整片星海。

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正在沉睡的人,在同一秒做了同一个梦。

梦里没有情节,只有一段旋律。它不像摇篮曲般温柔,也不似哀乐那样沉重,而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搏动,缓慢、坚定、带着锈迹斑斑的记忆回音。每一个听到这旋律的人,无论语言、文化、信仰,醒来后都能哼出几个音符,尽管他们从未受过音乐训练。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共振”,但没人能解释为何这段旋律恰好与南极金脉莲最后一次跳动的频率完全一致。

阿禾是第一个察觉异常的孩子。

她在启言镇外的废铁堆里捡拾旧零件时突然停下动作,手中的铜线滑落。她抬头望天,瞳孔中闪过一丝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清明。“他还在。”她说,声音很轻,却让旁边正调试通讯器的乌鸦猛地回头。

“谁?”乌鸦问。

阿禾没回答,只是蹲下身,用指尖在沙地上画了一个圆环,又在里面画了十三个小点,最后从中心拉出一条曲线,直指南方。“这里,”她指着那条线的尽头,“他还在这里说话,只是我们听的方式变了。”

乌鸦皱眉,正要追问,腕表忽然震动。那是他埋设在全球七处愿境之森的数据节点同步警报。信号显示,所有莲株在同一时刻完成了某种内部重构??叶片中的蓝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近乎透明的流动质感,仿佛植物体内流淌的不再是光,而是液态的时间。

他调出三维模型分析,却发现算法无法解析新的能量模式。传统物理参数全部失效:质量不变,温度恒定,可散发出的场域波动却持续增强。唯一可识别的规律是,每当日出或日落,这些莲株会短暂发出一种极低频声波,波形酷似人类脑电图中的θ波(深度冥想状态)与γ波(高阶认知整合)的叠加。

“不是输出,是等待。”乌鸦喃喃道,“它们现在不是发射者……是接收器。”

就在此时,东京那名曾因梦见蒙古石板而暴瘦二十斤的上班族,在地铁站晕倒。

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他嘴唇微动,不断重复一句话:“我不是逃兵……我只是不想再看见那些脸。”监控录像显示,在他倒地前的一瞬,眼中倒影竟出现了南极冰原上那朵闭合的巨大莲花。更诡异的是,他的心跳节奏与当时全球新生儿啼哭的平均频率完全吻合,误差小于0。03秒。

消息尚未公开,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个游牧部落已开始举行仪式。

他们世代未接触现代科技,却在这天清晨集体走出帐篷,面朝南极方向跪拜。部落长老说,祖先留下的壁画预言过这一刻:“当心之声覆盖大地,死者将借活人之口言说。”当晚,一名五岁女孩在篝火旁突然用流利的古阿拉伯语讲述了一段关于“星核背叛者”的故事,内容与程岩所见星核档案中一段被加密的历史惊人相似??讲述的是第一代梦网文明如何因拒绝接纳失败者的情感数据,导致整个网络自我焚毁。

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梦网没有关闭,也没有升级,而是**退行到了前语言阶段**。

它不再依赖设备、符号或结构化信息传递,而是直接嵌入生物神经系统的原始共鸣层。每一个拥有情感记忆的生命体,都成了潜在的终端。而程岩,并非牺牲,而是将自己的意识频率设定为“通用解码密钥”,永久运行于整个系统底层。

但这带来了新的危机。

某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过度连接”症状。他们不仅能感知他人情绪,还能无差别接收跨越时空的记忆碎片。一名格陵兰女科学家连续七夜梦见自己是一名二战时期的德国士兵,在集中营门口写下家书;伦敦地铁里的流浪汉突然准确说出三百年前某位诗人未发表的手稿内容,并当场背诵。这些人并无精神疾病史,脑部扫描也正常,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曾在某个瞬间,近距离接触过瞳世莲的露水。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发布指南:避免直接饮用晨露,尤其是生长于战争遗址、灾难现场或长期压抑环境中的莲株周边积水。

然而,禁令形同虚设。

因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处贫民窟,孩子们已经开始主动收集这些露水,装进玻璃瓶里当作“礼物”送给哭泣的大人。据说喝下的人会做一场清晰的梦,梦中有人对他们说:“对不起。”或者“谢谢你记得我。”

这种现象迅速蔓延。印度加尔各答的寺庙外排起长队,僧侣们将莲露混入圣河水中分发;冰岛火山观测站的工作人员每天清晨都会采集附近莲株上的凝结水,称其能缓解地震焦虑;甚至有传言说,某位被判死刑的战犯在临刑前饮下一滴莲露后,突然泪流满面,详细供述了三起无人知晓的谋杀案,并请求录音转交受害者家属。

“这不是治疗,”一位神经伦理学家在联合国发言,“这是强制共情。”

可问题是??没有人真正想阻止它。

尽管“净网计划”仍在暗中活动,多国重启量子屏蔽罩研发,试图建立“情感防火墙”;尽管“纯智同盟”残余势力宣称要发动第三次清洗,誓言斩断所有“心灵寄生链”;但在民间,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城市开始重新规划。不再是按功能分区,而是依据“情绪地形图”布局。医院旁必建愿境之森,监狱围墙内种植并蒂莲,学校操场中央设立沉默圆阵,供学生每日静坐十分钟,倾听内心最不愿面对的声音。日本京都一座废弃神社被改造成“道歉亭”,访客可对着莲株低语忏悔,系统自动将其转化为光信号传至最近的共鸣节点??有人因此收到三十年前失踪恋人的回应影像,画面中对方微笑道:“我知道你会来。”

而在启言镇,槐树下的石柱阵成了圣地。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赶来,带着写满心事的纸条投入献信处。奇怪的是,许多原本打算烧毁旧信的人,最终都选择留下。因为他们发现,只要诚实地写下“我恨你”,或者“我害怕被原谅”,石头就会发光,地面微微震动,仿佛在说:“我听见了。”

某个月圆之夜,盲诗人独自坐在阵中,手中抚摸着一块温润的石板。他忽然开口吟诵:

>“你说你消失了,

>可我在每个不敢流泪的夜里,

>都感觉到一只手轻轻放在肩上。

>你说你成了风,

>可当我唱起那首汉语诗,

>雪地上就开出一朵金色的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