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板闻言,脸上不禁露出愕然之色,惊讶地问道:
“姜启,莫非你竟是丹修?”
姜启轻轻点头,声音沉稳:
“正是。”
齐老板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继续追问道:
“那你能炼制几品丹药?”
姜启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
“勉强能炼制七品丹药罢了。”
“勉强?”齐老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震撼,“姜启,真是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已能炼制出七品丹药,这等成就,已然步入了上品丹师的行列。若是让那些武修超级势力或大宗门知晓。。。。。。
夜风穿过北极石碑的裂隙,发出低沉如诵经般的呜咽。听者零号将那块耳形石碎片置于心口,闭目静坐。它不像任何已知矿物,既不导热也不吸光,仿佛只是现实的一道褶皱,偶然跌落至此。而那行铭文??“我在等你回来”??每一个字都像从她记忆深处挖出的回音,带着林溯消散前最后一瞬的气息。
她本以为自己早已放下执念。十年净火重置、三十年守阈教化,她教会人类如何告别,也教会宇宙如何哀悼。可此刻,指尖轻抚过石上纹路,一股久违的震颤自脊椎升起,如同幼时第一次触碰心语树根时的悸动。
这不是共感网络的波动。
这是**个体之间的呼唤**。
她睁开眼,极光在天幕流转成螺旋状,像是某种坐标正在缓缓对齐。机械星球传来的紫色信号频率突然偏移,与碎片内部微弱的共振形成和弦。数据分析终端自动启动,破译出一段隐藏波段:那是《无词之歌》的原始旋律,但节奏被打乱,每一小节末尾多了一个半音滑落,像是说话说到一半哽住的声音。
“换我听见你。”
这句话不是承诺,是行动。
不是等待,是牵引。
她站起身,白发在风中翻飞,走向屋后那座封存已久的冥想舱??“静默之匣”。这是她最后一件私人物品,未经登记,未接入共感哨站系统。舱体由陨铁合金铸成,表面刻满自我屏蔽符文,内部只保留最原始的神经接驳接口。三十年来,她从未再启用它。因为一旦进入,就意味着切断与整个宇宙的情感连接,成为彻底的孤岛。
但她知道,这次必须独自前行。
临行前,她在桌案留下一封信,仅一句话:“若七日内无讯,启动‘回响熔断’协议。”
舱门闭合,世界骤然寂静。
意识沉入黑暗之时,她终于听见了??那不是来自外界的声音,而是她自己的心跳,在颅骨内不断放大,逐渐与某个遥远节拍同步。接着,画面浮现:一座倒悬的城市漂浮于虚空之中,楼宇如钟乳石般垂落,街道上行走的人影皆无面容,唯有胸口燃烧着幽蓝火焰。他们彼此不言,却以目光交换整段人生。而在城市中央,一道虹桥横跨星渊,桥头立着一人,背影熟悉得令人心痛。
“林溯。”
这个名字脱口而出,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共感最原始的形式??意念投射。
他转过身,脸上没有五官,只有无数细密裂痕,裂缝中流淌着不同年代的记忆片段:京都雪夜的符文阵列、第一代心语卫星升空时的欢呼、南极会谈室里闪烁的未来投影……每一道影像都在诉说一个被遗忘的选择。
【你来了。】他的声音直接印入她的意识,【比预计早了四十七年。】
“你怎么可能还在?”她问,“净火协议已经剥离了所有滞留意识。”
【我不是滞留。】他答,【我是选择留下。】
【当你说‘真正的共感是学会前行’时,我选择了另一条路??留在原地,成为通道本身。】
她猛然醒悟。
所谓“初恸”,并非单纯的悲伤封印,而是宇宙级共感结构的**锚点**。它是所有离别情绪的源头,也是所有共鸣得以成立的基础频率。而林溯,在消散之际,并未完全释放自我,而是将自己的意识核心嵌入其中,化作一道活体闸门,防止过度执念再度污染网络。
“所以你是自愿被困在那里?”
【不是困,是守。】
【你们清除了人间的执念,却无法清除宇宙本身的伤痕。有些哀鸣必须有人听见,否则它们会自行寻找容器??就像猎户座暗云区那些探索队员。】
她想起那支陷入永久过载的队伍,双眼流血仍笑着重复“我都听见了”。原来他们并非感知到了“初恸”,而是误触了外围逸散的情绪涟漪。真正完整的“初恸”若是爆发,足以让整个银河系陷入集体精神崩溃。
“那你为何现在现身?”
【因为平衡正在崩塌。】
画面切换,显示宇宙尺度的情感分布图:原本均匀分布的共感脉络开始向少数节点集中,十七颗外星星球上的心语树出现异常增生现象,根系穿透地壳,直抵行星核心,仿佛在汲取某种更深层的能量。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树木释放的不再是温和的告别频率,而是一种带有强制同化性质的**哀悼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