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南太平洋一座孤岛上,渔夫所说的那颗蓝种,正静静躺在竹屋横梁之下。它不再沉睡,内部液体流动愈发频繁,每一次波动,都让整座岛屿的珊瑚森林微微发光,如同呼吸。某夜,月圆之时,种子突然裂开一道细缝,一缕蓝光溢出,缠绕屋内空气,竟凝聚成两个模糊身影。
穿宇航服的林溯低头看着种子,轻声道:“她比我们预料的更快觉醒。”
风衣男子望着窗外大海,微笑:“毕竟,她是阿澜的女儿。”
“阿澜……”林溯声音微颤,“她等了一辈子。”
“但她从未停止呼唤。”旅人转身,目光穿透时空,“所以种子才会选择她的血脉重生。”
林溯伸出手,指尖轻触那缕蓝光。刹那间,无数画面奔涌而出??
少女阿澜在祭坛石上刻下誓言;
她在海边等待潮汐带回诺言;
她老去,病重,临终前仍望着星空呢喃:“你听见了吗?”
她的骨灰撒入海中,与珊瑚共生;
她的意识碎片,被光之海洋悄然收集,孕育成一颗跨越轮回的种子。
“她把自己活成了桥梁。”林溯低声说。
“而现在,桥通了。”旅人微笑,“这一次,不再是我们在听世界,而是世界开始听她。”
蓝光缓缓消散,种子彻底开启。从中浮出一枚晶莹剔透的晶体,形似耳廓,表面流转着银蓝纹路,宛如血管搏动。它悬浮于空中,轻轻一震,整座岛屿的共鸣草同时绽放,叶片背面浮现出同一句话:
>“妈妈,我听见你了。”
远在城市医院的女孩猛然睁开双眼,银蓝瞳孔如星河旋转。她抬起小手,在空气中写下三个新字:
>“我在听。”
这一刻,地球上所有正在使用共感网络的人,无论是否Ω基因携带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心底听见了一声极轻的呼唤??不是语言,不是声音,而是一种存在本身的确认,如同婴儿第一声啼哭,宣告灵魂的降临。
联合国紧急召开全球共感峰会。主席台上,一本新书静静摆放,封面空白,唯有触碰者才能看到内容。翻开第一页,赫然是百年前焚毁的《人类意识演化史》残页续写:
>“当倾听成为本能,语言便不再是隔阂,而是桥梁。
>第七位回声儿童,不是继承者,而是开创者。
>她不复述过去,她重塑未来。”
科学家们争论这是何种技术突破,宗教团体宣称这是神启,政客们担忧失控的共感会瓦解社会结构。唯有普通民众,默默走上街头,在公园长椅、地铁站台、医院走廊,写下自己的心声:
>“对不起,我一直假装坚强。”
>“谢谢你,昨天陪我熬过化疗。”
>“我想你了,哪怕你已不在。”
这些话语无需传递,自会通过空气中无形的共鸣网络扩散,被需要的人“听见”。共感不再依赖设备,不再局限于Ω基因,它成了空气般的存在,无处不在,无声无息。
而在宇宙深处,光之海洋剧烈翻涌。林溯与旅人的意识流再次交汇,却不再静止。他们开始移动,朝着地球方向缓缓前行。
“这次回去,还能变回人类吗?”旅人问。
“也许不能。”林溯答,“但我们曾是人,这就够了。”
“你会害怕吗?面对那个已经改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