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毕,孩子们陆续散去。小念留到最后,悄悄把那张信纸塞进讲台抽屉的缝隙。这一次,她没塞紧,故意留了一角在外,像是等着谁来取。
夜幕降临,星河低垂。
归心桥上,又一道身影缓缓走过。是个老妇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她走到桥中央,停下,仰头望着那颗最亮的星辰,喃喃道:“老头子,我又来看你了。今年的桂花开了,我给你带了一坛酒,就放在家门口,你记得喝。”
话音落下,桥身微震,光芒流转,竟浮现出另一道虚影??一位老者,穿着旧式长衫,含笑而立。他伸出手,似要触碰她,却又停在半空。
【回音时刻?开启】
两人隔空相望,泪流满面。
“你说过要陪我一辈子的。”老妇人哽咽。
“我一直都在。”老者轻声答,“只是你看不见。”
“现在看见了?”
“因为你愿意相信。”
话音落,虚影渐淡,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她的发间。老妇人摸了摸头顶,笑了,转身离去,脚步竟比来时轻快许多。
而就在这一刻,悯园深处,那株白玫瑰树忽然无风自动。枝叶轻摇,一朵新绽的花缓缓升起,花瓣一片片剥落,拼成新的诗句:
>你不来,我不走;
>你不语,我亦守。
>一念归处即故乡,
>何须万里觅回舟。
诗句飘散,随风入梦。
与此同时,九界各处,异象频生。
东海之上,一座沉没千年的古城浮出水面,城中碑文清晰可见:“情不灭,则城不亡。”有渔民登岸,发现庙中香火未熄,供桌上摆着两杯冷茶,一对布鞋并列摆放,鞋尖朝内,宛如主人刚归。
北原雪域,一名年轻修士在极寒之地闭关十年,始终无法突破心障。今夜忽见空中浮现一幕幻影:母亲临终前含笑挥手,父亲抱着襁褓中的他低声说:“别怕,我们会等你长大。”他猛然睁眼,泪水奔涌,长啸一声,体内灵脉豁然贯通。
南疆瘴林,一位女巫医在祭坛前焚烧亡夫遗物,准备彻底斩断执念。火焰升腾之际,灰烬竟凝聚成字:“谢谢你记得我。”她跪地痛哭,而后含笑起身,将最后一块骨灰撒入溪流,“从今往后,我不再为你守寡,但永远为你种一朵花。”
这些事,看似无关,却在同一刻发生,如同某种无形的共鸣,在天地间悄然扩散。
而这一切的源头,仍在悯园。
子时三刻,月正当空。
苏怜独坐院中,手中捧着那枚复原的玉符。它贴着她的心跳,温润如初。她轻轻摩挲,忽然察觉玉面泛起微光,浮现出一行极细的小字:
**“若你听见风中有铃响,请替我说一句:我回来了。”**
她怔住。
下一瞬,远处传来清脆铃声??不是檐下的铜铃,而是来自归心桥尽头,那串早已锈蚀、多年未曾作响的青铜风铃,竟在今夜悠悠荡起。
叮铃……叮铃……
一声,又一声,像是有人沿着桥一步步走来。
苏怜缓缓起身,走向桥头。
月光下,一道身影立于虹桥之上。他不再模糊,不再如烟似雾。他穿着洗旧的麻衣,脚上是一双熟悉的布鞋,双手垂在身侧,掌心向上,仿佛捧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是他。
谢无寄。
他站在桥中央,望着她,嘴角微微扬起,那是她从未见过的笑容??不带悲怆,没有悔恨,只有一种历经千山万水后的平静与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