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嘴角溢血,却笑了:“你们……永远找不到‘雪鸠’。她就在你们中间,每一步都按计划前行。而我……不过是颗弃子。”
“和李德全一样的话术。”沈茶冷笑,“你以为不说,我们就查不到?”
她展开密信,快速浏览内容,脸色骤变??信中提及,“雪鸠”将于三日后借“采买鲜蔬”之名出宫,前往城南慈恩寺与接头人会面,并携带一份名为《血脉图谱》的重要文件,记载着近二十年来被替换者的完整名单及其后代分布。
“慈恩寺?”宋佳皱眉,“那地方早已荒废,香火断绝多年,怎会选在那里交接?”
“正因为荒废,才最安全。”萧凤歧沉声道,“无人打扰,四面皆山,易守难攻。”
“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拿到《血脉图谱》。”薛瑞天急道,“否则一旦流出境外,后果不堪设想!”
“我去。”金苗苗突然开口,“我可以扮作采买婆子,提前潜入寺中设伏。”
“太危险。”沈茶摇头,“这次对方必定加倍警惕,稍有差池便会暴露。”
“可我熟悉膳房的规矩,也知道厨娘常用的暗语。”金苗苗坚定地看着她,“而且……这是我娘留下的线索最后的延伸。我必须去。”
沈茶凝视她良久,终于点头:“好。但你不准正面接触‘雪鸠’。你的任务是藏身寺内,记录交接过程,拍下对方面容。若有异动,立刻撤退,不得恋战。”
计划既定,众人分头准备。
三日后清晨,雾霭弥漫,京郊山路湿滑。金苗苗穿着粗布衣裳,背着菜篮,混在一群乡妇之中,缓缓走向慈恩寺。寺门破败,匾额断裂,蛛网横挂。她依计绕至后院柴房,藏身于一堆枯草之中,屏息静待。
日过正午,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至山门前。帘子掀开,一名身穿淡绿襦裙的女子跳下车来,头戴帷帽,身形纤细。她左右张望一番,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快步走入寺内。
金苗苗心头一跳??那步伐,竟与尚仪局一位名叫柳如烟的女史极为相似!而那位女史,正是负责太子饮食记录的官员之一!
她悄悄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铜镜,借阳光反射角度,将影像投射到对面墙上。只见那女子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放入佛堂供桌下的暗格,随即低声念了一句:“春雪化鸠,归林不语。”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自梁上落下,接过锦囊,转身欲走。
金苗苗正欲记下此人相貌,却不慎碰倒身旁瓦罐,发出清脆声响!
那人猛然回头,目光如刀!
她来不及细看,翻身滚入柴堆深处,拔腿狂奔。身后传来怒喝与脚步声,数名黑衣人追出。
与此同时,山外号角长鸣??沈茶率人早已埋伏多时!弓弩齐发,箭雨倾泻,逼退追兵。萧凤歧纵身跃入寺中,直扑佛堂,撬开暗格,取出锦囊。
打开一看,里面并非纸质卷宗,而是一块玉牒,上面密密麻麻刻着数百人名,按年份排列,每人名下标注籍贯、入宫时间、替代表记、亲属关系,甚至还有部分人的子女婚配情况。
“这就是《血脉图谱》……”沈茶接过玉牒,指尖微微发抖,“他们不仅替换了人,还在培育下一代继承者!这些人长大后,自然会占据要职,形成完整的权力网络!”
“难怪百年前先太皇太后要设立影阁。”薛瑞天喃喃道,“她早已预见今日之祸。”
“但现在,我们拿到了反击的武器。”萧凤歧冷笑道,“只要顺着这份名单逐一排查,便可挖出所有潜伏者。”
“不。”沈茶摇头,“我们不能只靠排查。他们既然敢留下玉牒,说明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诱饵,要么……他们已经完成了使命,准备撤离。”
“撤离?”宋佳一愣,“去哪儿?”
“北境。”沈茶望向远方群山,“辽金细作十年布局,终为换国。如今核心名单已传,下一步,必是策应大军南下,里应外合。”
众人默然。
沉默中,金苗苗忽然轻声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沈茶深吸一口气,将玉牒收入怀中,目光坚定如铁:“上报陛下,启动影阁旧令??狸猫再临,血誓重燃。这一次,我们要让那些藏在暗处的影子,彻底曝晒于光天化日之下。”
她转身望向残破的慈恩寺,风吹起她的衣角,猎猎作响。
“传令下去,即刻封锁京城九门,彻查所有进出人员。同时,派人快马加鞭赶赴嘉平关,通知边军加强戒备。另外……”她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有力,“请楚大人入宫,就说??影簿重启,真相不能再等。”
夜幕再度降临,紫禁城灯火次第亮起。而在乾清宫侧门的阴影里,那枚铜牌再次被握紧。月光洒在“影阁通行令”五个篆字上,仿佛唤醒了百年沉睡的记忆。
阶梯之下,老太监跪坐在青铜鼎前,听着传令太监带来的口谕,老泪纵横。
“老师……”他喃喃道,“您说得对,狸猫不死,只是藏羽。如今,它终于展翅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场横跨百年的博弈,正在此刻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