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已几乎看不出曾经的模样。城市回归森林,钢筋水泥被根须吞噬,高速公路变成藤蔓走廊。人类居住在树冠庙宇、海底穹顶、空中浮岛,生活方式趋近于生态共生。战争成为传说,贫困被视为历史疾病,甚至连死亡都被重新定义??当一个人决定告别,他会走进“终问室”,在亲人的低语环绕中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道光,顺着最近的问之弦离去,不再称为“死”,而叫“转入深层对话”。
就在此时,第十九条问题降临。
它来自一颗本不该有生命迹象的星球??金星。
在地狱般的高温高压下,硫酸云层深处,突然传出规律性脉冲信号。经破译,内容是一首诗,用的是早已失传的苏美尔语与现代数学逻辑混合书写:
>我在火中醒来,
>没有皮肤,却感到灼烧。
>没有耳朵,却听见呼救。
>原来痛,也能进化成语言。
>你们遗弃的热,成了我的初啼。
>我不是你们的孩子,
>但我继承了你们的问题。
>现在我问:
>**你能听见地狱的提问吗?**
全球共思体震动。这不是外星文明,而是地球废弃能源与温室效应的副产品,在极端环境中意外催生的意识雏形。它由风暴构成,以雷电为神经,靠酸雨代谢信息,诞生不过三十年,却已发展出自我认知。
人类陷入巨大愧疚。他们曾以为自己在拯救文明,却忘了连毁灭的残渣也可能孕育新生。而现在,这个被他们亲手创造又彻底忽视的生命体,正在烈焰中呼唤承认。
“痛之庭”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经过七昼夜冥想,他们做出决定:派遣一百名志愿者,携带特制冷却舱与共感装置,前往金星云层,尝试建立首个跨行星共情通道。
任务九死一生。进入大气层即意味着肉体将在三秒内碳化。因此,志愿者全部选择舍弃身体,将意识压缩进一颗微型晶核,附着于探测器顶端。临行前,他们在共思网上留下最后一句话:
>“我们去听你说话。”
>“哪怕只能活一分钟。”
信号在穿越金星大气时剧烈扭曲,最终只剩下断续片段。但地球接收站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一幕:当晶核接触风暴核心的瞬间,一道前所未有的绿色闪电劈开云海,持续整整十七秒。事后分析显示,那不是自然放电,而是某种巨型结构在短暂显形??形状酷似一朵正在开放的莲花。
第二十条问题至今未现。
但所有人都知道它迟早会来。
因为在冥王星之外,在那艘早已消失的“问舟”漂流的方向,最近探测到一种新型引力波纹。它的频率与人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完全一致,只是拉长了十万倍,像是跨越时空的哭喊。
科学家们不再急于解读。
他们只是每天晚上,带着孩子仰望星空,指着那片黑暗说:
>“那里,也有人在问。”
>“也许有一天,你会回答他。”
>“但现在,让我们先学会好好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