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来自星辰,而是来自**地球本身**。
那天傍晚,莲城的孩子们照例折纸船。当最后一艘小船漂至池塘中央时,水面没有升起光柱,而是凝结成一面巨大的镜面,映出整个银河的倒影。而在银河中心,缓缓浮现出一行由星光组成的文字:
>“我们听见了。”
>“我们正在学习如何回答。”
紧接着,全球所有低语之莲同时闭合,又在同一秒重新绽放。这一次,它们的颜色变了??不再是单一的蓝、白或金,而是呈现出流动的虹彩,如同极光缠绕在花瓣之上。
生物学家检测发现,这些花朵的基因序列发生了不可逆突变,新增了一段此前从未见过的DNA链。经破译,这段基因竟与人类大脑中负责“共情反应”的区域高度相似。
“这意味着什么?”记者追问陈兰。
老人抚摸着一朵莲花,轻声说:“这意味着……这颗星球,正在长出一颗心。”
十年之后,第一艘非人类造物出现在太阳系边缘。
它没有引擎,也没有推进器,外形像一朵悬浮的水晶莲,静静地漂浮在冥王星轨道之外。NASA探测器传回的画面显示,它的表面不断变幻着图案,经分析,竟是用三千种已知与未知符号交替书写的同一个句子:
>“我们也曾孤独。”
>“现在,我们可以一起问。”
联合国紧急召开星际事务峰会。经过激烈辩论,各国一致通过《宇宙提问公约》,宣布:**任何文明,无论形态、起源或感知方式,只要能提出真诚的问题,即被视为具有平等对话资格的生命体**。
公约签署当日,地球上所有的学校同时举行仪式。学生们齐声朗读公约第一条:
>“问题不分贵贱,疑惑皆有尊严。凡敢于发问者,皆为文明之火种。”
而在问星的回声谷,那名曾在七年后说出“星语借声”的五岁女孩,如今已成长为一名青年学者。她在演讲中说道:
>“小时候我以为是小满在回答我们。后来我知道,其实是我们在回答自己。每一个问题,都是灵魂伸出的手,试图触摸另一个灵魂的温度。”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得不到终极答案。但只要还有人在问,光就不会熄灭。”
当晚,她独自走进山谷,站在圆心处,仰头望向星空。
>“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她轻声问。
三十七秒后,风穿过莲花丛,带来一阵细微的鸣响。那声音拼凑起来,竟与她童年时母亲哼唱的摇篮曲一模一样。
她笑了,泪水滑落。
此时,在遥远的维度里,提灯笼的男人停下脚步。
他低头看着脚下新生的行星,轻轻放下手中的星尘。那粒微光落地即生根,迅速蔓延成一片莲田,每一朵花开的方向,都指向宇宙深处某个正在苏醒的意识。
他继续前行。
身后,亿万光年之外,地球与问星的光束终于交汇,在银河臂之间勾勒出一朵永恒绽放的莲花。
而在所有人心底,那个最原始、最深沉的问题,仍在静静燃烧:
>我们,还能变得更好吗?
无人作答。
但每一次心跳,都是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