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之位,自然非允王莫属!”
一个礼部大臣站出来高声说道。
大家看他一眼,立马心领神会。
老三爷党了。
他们都不用猜,就知道马上就会有人反驳他。
“呵呵,贤德之名?
背父杀兄是为贤?暗中败坏手足名声是为德?”
“你说这些,有何证据?”礼部大臣怒道。
“此乃大家心知肚明之事,还需要证据?
若不然,你当陛下为何迟迟不立他为太子?
对了,我记得允王殿下,现在还只是个郡王吧。
呵呵,一个郡王,也敢妄图太子之位!”
若说以前宁康帝在的时候,大家还不敢明着说前太子之事。
但是现在宁康帝不行了,还怕个球。
如今三爷党和四爷党已经势成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敢冒多大的风险,出多大的力,就能在胜利之后分多大的利益。
这都是不用明说的规则。
所以,现在也是下注的时候。
果然,郡王二字一说,三爷党顿时落入下风。
甚至他们自己都没底。
三皇子因为擅杀大将田渠明面上,被宁康帝禁足、降爵。
三皇子出来之后,虽然百般表现,也多次指使自己的党羽上书,请求宁康帝恢复他的亲王之位。
但是宁康帝一律视而不见。
似乎心中怒气仍旧未消。
也正是因此,才让那些中立派,不敢随便下注。
否则,单是三皇子年长,母妃位份比四皇子高这些条件,就足够令他获得许多保守、顽固派的支持。
就在大家再次为这个话题吵的不可开交之时,殿外响起了大批兵马跑动的声音。
殿内众臣面面相觑。
一个守卫跑进来道:“不好了,有人带兵包围了大殿。”
满殿哗然。
忠顺王见时机成熟,站出来笑道:“好了,大家不必惊慌。
该立谁为太子,本王看我们也不必再讨论了。
此事,自有人可以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