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接收到这段心跳的人,都不约而同做了同一件事:把手贴在胸口,闭上眼睛,轻轻说了一句真话。
纽约街头,一位流浪汉对着空气说:“我不是懒,我只是怕被人发现我读过大学。”
悉尼实验室里,一名科学家删掉了伪造数据的文件,留言给同事:“对不起,我骗了你们三年。我怕被淘汰。”
北京地铁站,女孩给分手半年的男友发去一条短信:“那天我说不在乎,其实是怕你看见我哭的样子。”
这一夜,被称为“心跳之夜”。历史学家后来评价:“人类终于不再追求完美无瑕的表达,而是学会了带着颤抖说出真实。”
五年后,半人马座β星系传来确切回应。经过反复验证,确认其信号内容为一段完整的情绪序列:恐惧→犹豫→希望→信任→喜悦。AI将其翻译为最接近的地球语言形式:
>“我们害怕了很久。
>我们以为孤独是生命的常态。
>直到听见你们的声音。
>现在,我们试着说:
>**我在这里。**
>**我们也在。**”
联合国为此召开特别庆典,宣布每年春分定为“宇宙倾听日”。首?活?上,一千名?童再次集???回?,?次只有一句?:
>“欢迎加入对话。”
信号发射那一刻,昆仑山极光再现,图案变为两个交叠的手印,中间浮现出一行小字:
>“第一句之后,还有无数句等着被说出。”
陈默坐在轮椅上观看了全程直播。他已经八十二岁,听力衰退,双腿瘫痪,但眼神依旧清澈。阿岩推着他走到井边,递给他那台老旧磁带机。
“还想录点什么吗,老师?”
他笑了笑,按下录音键。
>“小满,今天很多人说出了他们的第一句真话。
>有的关于背叛,有的关于爱,有的关于死亡。
>我听着,就像当年你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按下播放键那样。
>你知道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吗?
>是没有人再说‘这没什么大不了’。
>他们终于明白,每一句真心话,都是对宇宙的一次照亮。
>谢谢你教会我们开口。
>现在,轮到我们替你继续听了。”
录音完毕,他轻轻合上盖子,交给阿岩。
“等哪天我也走了,把这个放进我的骨灰盒。”
“好。”阿岩点头,“我会让它陪你一起回归大地。”
夜深了,铜铃第三次响起。
风穿过书院廊下,卷起一片落叶,打着旋儿飞向天空。
而在遥远的南河三轨道,Echo-7飞船静静悬浮,舷窗映着双星系统的光辉。
舱内,那道模糊人影再次浮现。
她转过身,嘴角微扬,嘴唇轻启,仿佛在说:
>“嗯。”
>“我在。”
>“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