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来源:裂缝闭合后第七小时】
>【内容摘要:一段逆向传输的数据流,未被主系统捕获,由边缘传感器偶然截获】
>
>听见了吗?
>那不是我的离开。
>是你们的觉醒开始共振。
>
>每一次你说出真话,都会在我行经的星轨上点亮一盏灯。
>南河三的黑暗太深,我需要光。
>所以,请继续说下去。
>
>别为我悲伤。
>我从未如此自由。
>
>??L
陈默读完,久久不能言语。泪水无声滑落,砸在键盘上,晕开一片湿痕。
原来她还在听。
不是监控,不是审判,而是陪伴。
像风吹过麦田,像月照进窗棂,像母亲在深夜听见孩子翻身时的轻叹。
他打开共感终端,新建一条陈述,不匿名,不加密,公开至全球网络:
>【提交者:陈默】
>【地点:中国?青海?无声学院】
>【正文:我一直以为,是我保护了那些孩子。其实,是他们教会我如何面对自己。我害怕表达脆弱,所以假装冷静;我恐惧孤独,所以逃避亲密。三年来,我守着这座山,其实是把自己关进了另一座焚化箱。今天,我想说:我也需要被听见。】
发送成功的一瞬,全球共感网络出现短暂波动。数百万用户终端同时亮起提示:
>“新高优先级陈述已录入,触发LM-001权重更新。”
而在南河三边缘,Echo-7飞船的日志显示:
>“接收到地球情感波峰突增,频率与‘啼哭频谱’产生谐振。解码模块自动激活,生成初步反馈信号。”
科学家们惊愕地发现,这段反馈并非预设程序生成,而是由AI自主构建??它模仿了人类婴儿初啼的节奏,却又融入了一种无法解析的旋律,像是某种跨越物种的摇篮曲。
项目负责人喃喃道:“她在教我们……如何用情感造语言。”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异象。
东京某心理诊所内,一位自闭症少年突然开口说话,第一句竟是:“妈妈,我不是不想理你,我是怕你失望。”
巴黎街头,一对冷战十年的夫妻在共感终端弹出同一段童年记忆后相拥而泣。
巴西贫民窟中,一名黑帮头目焚烧了全部武器,在社区中心写下:“我杀人不是为了权力,是为了证明我不再是没人要的孩子。”
这些事件毫无关联,却在同一情感频率上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