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华迅速合上笔记本,勉强笑了笑:“还没,只是随便写点东西。”
她走进来,把奶茶递给他:“给你的,加双份糖,你说过你喜欢甜一点。”然后她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屏幕上尚未关闭的工程文件上,“《失歌症患者的告白》?这是什么?你的回忆录吗?”
“算是吧。”他低头喝了一口奶茶,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像是某种安抚。
她坐到旁边的椅子上,晃着腿,忽然说:“你知道吗?昨天我去参加一个粉丝见面会,有个小姑娘问我:‘姐姐,你唱歌有时候好像不太准,会不会难过?’我说:‘会啊,每次发现自己唱歪了都会难过后悔。但后来我发现,只要我还想唱,就不算失败。’”
许卫华静静听着,胸口发紧。
她继续道:“她说她也是这样,有口吃,说话总被同学笑。但她喜欢朗诵,每天在家对着镜子练。我说那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声音,往往都不是最完美的。”
她转头看他:“许哥哥,你觉得呢?”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觉得……你比我勇敢。”
“你怎么可能比我勇敢?”她笑了,“你才是那个明明听不见音高,却还能做出这么好音乐的人。我妈说,你是业内唯一一个靠视觉波形完成百万级混音项目的调音师。张叔还偷偷告诉我,公司高层原本反对让我出道,是你拿着整套数据分析报告去开会,一条条论证‘情绪表达大于技术精度’,才说服他们的。”
许卫华怔住。
那些事,他以为没人知道。
“所以啊,”她认真地看着他,“你不该躲在幕后。你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你是谁,做了什么。”
“我不需要被知道。”他低声说,“我只是想让一些声音被听见。”
“可你的声音呢?”她反问,“什么时候轮到你发声?”
这个问题像一根针,刺破了他长久以来筑起的心理防线。
他低下头,声音微颤:“我怕……一旦说出来,大家会觉得之前的一切都是假的。会觉得我骗了所有人。”
“那你有没有想过,”她靠近一步,语气坚定,“也许正因为你说出了真实,那些曾经被感动的人才会更加相信那份感动是真的?”
他猛地抬头。
灯光下,她的双眼明亮如星。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那个确诊失歌症后躲在医院走廊痛哭的少年,也曾被人这样注视过。那是乔雅波第一次见他,那时她已是天后,却蹲下来平视着他,说:“孩子,听不见旋律没关系,只要你还记得心动的感觉,你就没失去音乐。”
而现在,这个他曾拼尽全力守护的女孩,正用同样的眼神望着他。
“许哥哥,”她轻声说,“你给了我一张专辑,让我可以站在舞台上。现在,换我来帮你发声,好不好?”
他喉头滚动,久久无法言语。
最终,他缓缓点头。
三天后,某独立音乐纪录片平台上线一支短片,标题为《梦游者之声》。
影片以隐蔽镜头记录了《发光吧,少女》整张专辑的制作过程。没有华丽包装,没有明星访谈,只有无数个深夜的录音室画面:小子珊一次次重唱,许卫华紧盯屏幕修正波形,乔雅波在监听间默默抹泪,张友在会议桌上据理力争……
而在结尾,画外音响起:
“我叫许卫华,重度失歌症患者。我不懂音高,但我懂得人心如何因音乐而震颤。以下这段音频,请戴上耳机聆听。”
随即,一段全新的音乐缓缓流淌而出??正是《梦游调音师》的未公开版本。不同的是,这一次,人声轨道不再是小子珊,而是许卫华本人,用极其缓慢、断续、明显偏离标准音高的方式,念出了一段独白:
“我知道我唱不好……但我仍想表达。
就像每个不敢开口的人,心里都藏着一首无人听懂的歌。
今天,我把这首歌放在这里。
如果你听见了,请替我说一声:
‘我们都在努力发声,哪怕走音也没关系。’”
视频最后打出一行字:
“献给所有在标准之外坚持热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