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珊蹲在她身边,轻声问:“老师,累吗?”
大子珊摇摇头,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像小时候那样。“不累。”她说,“我只是……终于把心里的话,说给了该听的人。”
新年钟声敲响时,全国百座声音亭同步播放一段特别录音??那是大子珊在康复期间录制的一句话:“亲爱的年轻人们,不要害怕唱得不好。只要你想说,就有人愿意听。”
那一刻,无数城市角落亮起了灯。有人在亭中落泪,有人录下新年愿望,有情侣相拥而语,有老人喃喃呼唤逝去的名字。
而在西南山村的小卖部门口,阿?仰头望着夜空,手里攥着新买的录音笔。她按下按钮,轻声说:“妈妈,新年快乐。今年我想学普通话,这样你打工回来,我们就不会听不懂彼此的话了。”
声音亭的太阳能板微微闪烁,像一颗回应的星。
春天再次来临时,大子珊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医生建议她减少外出,但她坚持要去一趟西北。那里有一座新建的声音亭,坐落在戈壁边缘的牧民小学旁。她想亲眼看看,风沙中的声音,能否传得更远。
临行前夜,她把小子珊叫到书房,交给她一个密封的信封。“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她说,“把这个放进第一百九十九号声音亭。不许提前打开。”
小子珊含泪点头。
旅途艰辛,但大子珊精神很好。抵达那天,天空湛蓝如洗。孩子们围着她跳舞,唱自编的歌。她在亭前站了很久,最后录下一段话:“这里风很大,可我觉得,声音反而更清晰了。因为它没有被城市的喧嚣吃掉。”
返程途中,她突发心衰,于高铁上离世,享年七十八岁。
全国哀悼。无数人自发前往各地声音亭,播放她生前最后的录音。教育部宣布,将《琴键之外》列入高校通识课程推荐书目。而小子珊,遵照遗愿,将那封信放入编号199的声音亭??位于她们初遇的城市音乐厅外。
信的内容无人知晓。亭内系统只记录下一句话:“请播放给每一个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听。”
多年后,当第一百九十九号亭因老化拆除时,工人在底座夹层发现一张手写卡片,字迹正是大子珊的:
>“亲爱的你:
>
>如果你正站在这个亭子前,
>说明你也曾感到孤独、怀疑、不被理解。
>
>我想告诉你:
>你不需要完美才配被爱。
>你不需要成功才值得被听见。
>
>就算全世界都对你沉默,
>也请相信??
>总有一个角落,
>愿意收藏你最微弱的声响。
>
>因为曾有一个人,
>用一生学会了倾听。
>
>??大子珊”
>
>
那张卡片被复制千份,随“回声计划”纪念册赠予每一位参与者。而原稿,则被永久收藏于国家声音博物馆,展签上写着:“最珍贵的录音,往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