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 第447章 既然有争议那就再加一场考试吧(第2页)

第447章 既然有争议那就再加一场考试吧(第2页)

“老臣提议,可由朝廷出面,即刻宣布为此次所有进京的辽东举子,增设一场临时的、公开的复核考试!”

“考试规格、题型、难度,皆可比照正规乡试,甚至可略高于乡试。”

“命吴守仁、常永安,以及所有同来的辽东举子一同参加,考试完毕之后,立即由内阁大学士会同六部尚书、侍郎等朝廷重臣当场闭门阅卷,评定等次。”

“若吴、常二人在此次复核考试中依然能考出中等乃至中上水平的成绩,则足以证明他们在辽东中举靠的是自身实力,而非什么舞弊。”

“届时所有关于洪大人泄露考题、收受贿赂的谣言都将不攻自破,沦为笑谈!此乃‘以正视听’之上策。”

朱慈烺听完,眼前顿时一亮!

这确实是一个巧妙的方法!

“此计甚妙!”

朱慈烺忍不住赞了一句。

但随即他敏锐地想到了一个可能存在的漏洞,沉吟道:

“若是这些辽东学子整体成绩惨不忍睹,尤其是那两位女真学子考得一塌糊涂,那事情就真的有些难办了。”

洪承畴听到这里,心脏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但他深知这已是眼下唯一可行、也是最能取信于人的办法了。

于是他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起身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

“太子殿下、薛阁老!在下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次来京的辽东学子,皆是经过严格考核选拔而出,是有真才实学的!”

“尤其是吴守仁、常永安二人,在辽东乡试中,一个名列第五,一个名列第十,皆是凭真才实学脱颖而出。”

“只要他们明日能正常发挥,不因外界压力而失常,臣相信他们的成绩断然不会差!定能还臣一个清白!”

朱慈烺看着洪承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决断的神色:

“好!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定了!事不宜迟,薛阁老,就劳烦你亲自跑一趟国子监,向聚集在那里的学子们宣布朝廷的此项决定。”

“务必将考试的目的、规则讲述清楚,平息众怒,引导舆论。”

“明日,《大明日报》亦需在头版显要位置,将此事的原委及朝廷的决定刊载出去,务求京城百姓周知!”

“臣遵旨!”

薛国观神色一肃,躬身领命。

此事关乎朝廷体面、重臣清誉以及科举制度的公信力,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随后薛国观便准备转身离去。

在走到暖阁门口时,他脚步微微一顿,回过头,目光深邃地看了洪承畴一眼。

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关切,有审视,似乎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洪承畴也正望着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但更多的却是巨大的疑惑。

他与薛国观同朝为官多年,但交往泛泛,甚至当年薛国观遭难之时,他也未曾施以援手。

因此按理说,薛国观完全没有理由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自己,甚至主动献上这等堪称救命良策的计谋。

这究竟是为什么?

直到薛国观的身影消失在殿外的风雪中,洪承畴依旧没能想明白这其中缘由。

与此同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也知趣地告退,前去安排明日考场的安保以及相关事宜。

转眼间,暖阁内便只剩下朱慈烺和心神不宁的洪承畴两人。

朱慈烺似乎想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他起身再次执起那把温润的钧窑茶壶,先是给自己的杯子续上热水,然后竟又走向洪承畴,准备为他斟茶。

“殿下!不可!”

洪承畴见状,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从椅子上弹起,连连摆手,脸上写满了惶恐。

“臣臣何德何能,岂敢一再劳烦殿下。”

朱慈烺却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语气平和地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