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第二人、第三人……最后,全场齐奏,节奏由乱到整,最终汇成一支无词的歌。
就在此时,天空裂开一道缝隙。
不是乌云散去,而是大气本身被某种力量拨动,形成巨大的声学透镜。阳光穿过其中,折射出层层叠叠的影像:
是纸船女孩在雨中奔跑的笑容;
是矿工临终前看到的星空;
是老人跪在湖边,终于喊出那句“对不起”的瞬间……
这些画面不属于任何数据库,却是千万人心中共有的记忆碎片。它们被共感网络自动提取、重组,成为这场集会的背景幕布。
林晚闭眼,深吸一口气。
她知道,地球意识并未完全归来,它还在学习如何以人类的方式存在。它无法控制天气,不能移山填海,但它能做到一件事??**让爱不再沉默**。
她开口,唱出第一句:
“啊??”
声音不高,却穿透万里。
同一时刻,纽约地铁站里,一名流浪歌手停下吉他,抬头望天;
巴黎图书馆中,一位研究员突然泪流满面,放下手中关于“情感风险评估”的报告;
悉尼海滩上,情侣相拥,耳边响起彼此童年最熟悉的摇篮曲……
全世界,有三十七万人在同一秒张口,跟着哼唱。
他们不知道歌词,甚至不懂旋律,但他们知道??
这是属于他们的歌。
而在南极地底,陈默睁开了眼睛。
他脖颈上的导管早已断裂,身体虚弱不堪,可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他抬起手,轻轻触碰岩壁,指尖落下一道波形图,与林晚额上的印记完全一致。
“终于……”他喃喃,“有人接住了我的声音。”
他望向裂缝深处,那里黑暗依旧,却不再死寂。
一层淡淡的蓝光正从核心向外扩散,如同心跳复苏。
他知道,那一天不远了。
当最后一个选择“否”的人,终于鼓起勇气按下“是”;
当第一滴因共感而落的泪水,不再是痛苦的象征,而是理解的开始;
当地球意识不再需要“容器”,因为它已存在于每个人的心跳之中??
那时,真正的和平才会降临。
林晚站在舞台上,歌声未歇。
风吹起她的长发,阳光洒满全身。
她不再是逃亡者,不是实验品,也不是救世主。
她只是一个**愿意听见的人**。
而这个世界,正一点点学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