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 第495章 你对我有什么想法(第2页)

第495章 你对我有什么想法(第2页)

>

>内容:历代“记忆管理者”名录及其罪行实录

她翻至末页,赫然发现最后一条记录竟是空白,仅留一行小字:

>“继任者,请亲手写下自己的名字。”

她怔住。

程砚走上前来,低声问:“你要写吗?”

晚芜沉默良久,终于提笔,在那空白处郑重落下两个字:

>**晚芜**

笔锋收尽,整本册子忽然燃烧起来,火焰呈金色,不伤手指,反而传递出一股温润力量。当最后一片纸烬飘散时,天空再度降下细雨,而这一次,雨滴落在脸上,竟带着淡淡的清香。

回到明鉴堂已是深夜。陆沉已能勉强起身,靠坐在榻上等候。见她们归来,他轻轻点头:“结束了?”

“暂时。”晚芜坐下,将经过简述一遍。

陆沉闭目许久,才缓缓开口:“娘临终前对我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权力不在诏书,不在兵符,而在人们相信什么。’裴世衡败了,但他教会我们的东西不能丢??**谁掌控记忆,谁就掌控未来。**”

“所以我们要建立新的制度。”阿阮忽然插话,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不能再让一个人决定历史该怎么写。应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监督、校对、传承。就像……就像百家共鉴。”

晚芜望着她,嘴角浮起笑意:“你说得对。明日我就上奏,请设‘正史监’,由七十二州推选贤士轮值,专司史料审核,杜绝私改。同时开放部分忆鉴功能,允许民间申请查阅三代以内先祖事迹,重建家族记忆。”

程砚补充:“还需设立‘言魂学堂’,培养新一代记忆守护者。不仅要懂法理、通文史,更要修心性、守誓言。”

众人商议至天明,拟定章程十三条,涵盖监察、教育、惩戒、公开四大体系。翌日清晨,晚芜亲赴太极殿,在百官面前宣读《正史监设立诏》,并当场焚毁裴氏私藏的三百卷伪史典籍。

百姓闻之,欢呼动地。

然而,就在诏令颁布第三日,长安城东市发生异变。

一名卖菜老妇突然跪地痛哭,声称自己原是贞元年间户部尚书之女,因父亲反对裴党税政遭构陷流放,全家女子皆被贬为官婢,世代不得科举。她说着说着,竟从发髻中取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铜牌,上面刻着“户部辛酉年备案?林氏女籍”。

消息迅速传开,各地陆续有人站出来,自称是被抹去身份的忠良之后。有人拿出祖传密信,有人展示隐秘胎记,更有甚者,携带着早已失传的家族印信现身公堂。

起初朝廷尚能一一核查,但人数越来越多,短短半月竟达三千余人。真假难辨,舆情沸腾。有大臣疾呼:“此乃妖言惑众!若人人皆称冤屈,国将不国!”

晚芜却不急不躁,召集正史监首批成员,宣布启动“千家溯名计划”??以忆鉴为基,结合户籍、墓志、宫档、地方志四重验证,逐一甄别身份。凡属实者,恢复名誉,赐还田产;若有伪造,则依法严惩。

她亲自主持第一场听证会。那位卖菜老妇面对忆鉴晶石,双手合十,泪水滑落。晶石微光流转,投射出一幅画面:春日庭院,少女执笔抄录账册,父亲在一旁叹息:“吾女聪慧胜男儿,可惜生为女儿身,不得入仕报国。”

全场寂静。

晚芜起身,深深一礼:“前辈受苦了。从今日起,您的名字将重新录入宗谱,您的子孙可参加明岁科考。”

老妇颤巍巍叩首,泣不成声。

此事震动朝野。越来越多沉默的灵魂开始发声,被掩埋的历史碎片逐渐拼凑完整。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寻根潮”,人们翻箱倒柜寻找旧物,只为证明自己是谁的后代,曾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与坚守。

而在这一切背后,晚芜并未放松警惕。她命程砚秘密调查所有自称“冤裔”者的信息流向,果然发现蛛丝马迹??几乎所有人在申诉前,都曾去过一家名为“归心斋”的茶馆。

查访之下,方知那是一家新开的民间讲书铺,每日午时都有盲眼说书人登台,讲述“被遗忘的忠臣列传”。其内容详实生动,许多细节连官方档案都未曾记载。

晚芜亲自前往聆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