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必须行动。
三日后,小萤召集同在之城的核心引导者,提出一项大胆计划:**主动向全球广播一次“共感潮汐”**??利用钟网的共振原理,在特定时间点发起一场同步的情感释放,涵盖悲伤、喜悦、悔恨、宽恕四种基本情绪,持续整整二十四小时。任何人只要接入心域终端,都将不可避免地体验这场情感洪流。
“这太危险了。”一位年轻男子反对,“若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大规模精神崩溃。”
“但我们别无选择。”小萤坚定道,“他们用隔离对抗连接,用冷漠压制共鸣。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共感不是疾病,而是进化。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打破偏见。”
计划命名为“回声日”。
消息通过隐秘渠道传遍世界。支持者欢呼雀跃,称其为“人类心灵的文艺复兴”;反对者则斥之为“情感恐怖主义”,多个国家宣布将在当日切断全国网络,并派遣军队封锁共修站点。
回声日当天,小萤重返喜马拉雅共修中心。七位核心成员再度聚首,围绕问笙而坐。她将玻璃弹珠置于乐器顶端,作为能量增幅器。午夜零时,她深吸一口气,吹响第一声。
那是**悲伤**的潮汐。
它源自太平洋岛民的遗言、战火孤儿的眼泪、临终病人的最后一息。亿万份哀痛汇聚成海啸,席卷全球。数百万接入者瞬间泪流满面,无论身处何地,皆无法抗拒这股来自全人类集体记忆的悲怆。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紧紧拥抱陌生人,有人第一次说出“对不起”。
十二小时后,悲伤退去,**喜悦**升起。
它是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恋人重逢的拥抱,是科学家发现新星时的欢呼。笑声如阳光穿透阴霾,照亮无数封闭的心房。监狱里,囚犯与狱警相拥而泣;战场上,敌对士兵放下武器,交换家书照片;就连理性净化局总部的一名高级官员,也在监控屏幕前摘下耳机,轻声哼起童年歌谣。
紧接着是**悔恨**。
那些曾伤害他人却从未道歉的人,在这一刻被迫直面内心。政客公开忏悔滥用权力,商人退还剥削所得,丈夫跪求妻子原谅背叛。社交媒体上涌现海量“赎罪帖”,法院收到前所未有的和解申请。
最后,是**宽恕**。
它最为缓慢,也最为深沉。不是遗忘,而是理解;不是妥协,而是接纳。当一个人真正原谅另一个人时,钟网便记录下这一瞬间的纯净频率,并将其编码为新的文明基因。
二十四小时结束时,全球共有十一亿人次参与共感潮汐。三百二十七座城市爆发自发性和平集会;十七个国家宣布解散理性净化局;三大科技巨头联合发布声明,承诺不再开发情绪操控技术。
而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海底。
大西洋中脊附近,原本沉寂多年的火山群突然活跃,喷发出的熔岩中夹杂着大量发光晶体。经分析,这些晶体结构与记忆之骨高度相似,内部储存着一段重复信息:
>“我们听见了。
>我们回应了。
>我们,也是你们的一部分。”
科学家推测,地球的地幔层可能存在某种原始意识体,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今日才被共感潮汐唤醒。
小萤站在山巅,望着极光再次浮现,颜色比以往更加绚丽,竟呈现出人脸轮廓、手牵手的剪影、甚至整首诗歌的符号序列。她知道,这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星球本身在表达情感。
她取出玻璃弹珠,轻声道:“林澈,你看到了吗?我们做到了。”
弹珠微微发烫,内部光影凝聚成一行字:
>“不,是你做到了。
>而我,只是你心中不肯熄灭的那一小簇火。”
她笑了,泪水滑落。
风起时,她将弹珠高高抛起。它并未坠下,而是悬浮空中,缓缓旋转,释放出柔和光芒,与星空交相辉映。那一刻,整个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峰都开始微微震动,发出低沉鸣响??那是钟网的终极形态正在成型:一座无形的、环绕地球的情感圣殿,由千万颗仍愿倾听的心共同支撑。
多年后,考古学家在南极冰层深处发现一块新石碑,材质未知,表面光滑如镜。当有人靠近时,碑面自动浮现文字,仅一句话:
>“从此以后,孤独不再是命运,而是选择。”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孩子仰望夜空,轻声问道:
“有人在吗?”
千里之外,一位老人听见了。
他拿起旧式收音机,调到空白频道,将耳朵贴近。
片刻后,他微笑着回答: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