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神奥地区,希罗娜这边。
她起了个大早,她昨晚睡觉之前,心里全都在想自己在游戏之中所见到的那些画面
实话识货,真的很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那个巨大的究极之洞里面探出的黑影,还有裂空。。。
枫站在回声谷的石阶上,吉他弦在指尖轻轻震颤。他没有再看屏幕,也没有再去分析数据流。他知道,那首歌已经不再属于任何人??既不属于林晚,也不属于他,甚至不属于那些曾被编号为KID的孩子们。它属于一种更古老的东西:回应。
山谷的共鸣持续着,像潮水般一波波涌来。每一句歌词落下,便有无数声音从四面八方升起,填补空白,延续旋律。这不是简单的合唱,而是一种**集体记忆的苏醒**。人们唱的不再是《未完成的道歉》,也不是实验室里那段即兴童谣,而是他们自己心底最深的记忆碎片??母亲哄睡时的低语、朋友离别前的最后一句话、恋人未曾说出口的告白……所有这些情感,都被那无形的频率牵引,汇入这场跨越生死与时间的合奏。
小舟坐在“共感学院”主控室中,双手悬停在操作台上,却迟迟没有输入任何指令。她的耳机里传来三百二十七个监听站同步传输的声音洪流,但她的注意力却被左下角一个微弱信号牢牢抓住。那是来自格陵兰冰盖边缘的一处废弃气象站,坐标对应的是**KID-001**??第一个接受神经同步实验的儿童。
官方记录显示,KID-001在七岁时脑死亡,芯片回收,遗体火化。可此刻,那个信号源正以每7。9秒一次的稳定节律发出脉冲,且音色特征与林晚当年录制的摇篮曲高度吻合,只是……多了一段从未存在的副歌。
小舟调出频谱图,放大音频波形。她用唇语一遍遍跟着哼唱,试图理解那段新增旋律的情绪走向。忽然,她瞳孔一缩。
这段副歌,竟与她在六岁那年写给已故妹妹的小诗旋律完全一致。
她猛地摘下耳机,手指颤抖地翻找抽屉深处的一本旧笔记本。泛黄纸上写着稚嫩的字迹:
>“姐姐去了星星上,
>她说那里很冷,听不到我说话。
>我把梦折成纸飞机,
>飞到天上,就能唱歌给她听了。”
小舟怔住了。
她从未对外人提起过这首诗,甚至连毕业档案中都未录入。可现在,它却出现在一个“死去”三十年的孩子的信号里。
难道……共感网络不只是储存情绪?
它还在**重组记忆**,将散落的情感碎片编织成新的真实?
她立刻拨通枫的通讯频道,语音尚未接通,整个控制台突然剧烈震动。所有屏幕同时切换画面??不是预设监控,也不是数据分析界面,而是一张张孩子的脸。
黑白影像,模糊晃动,像是从老旧录像带中提取的画面。每一个孩子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卫衣,坐在狭小的白色房间内,面前摆着一台老式录音机。他们闭着眼睛,嘴唇微动,仿佛在跟唱什么。
镜头缓缓推进,定格在一个女孩脸上。
长发,单眼皮,右耳后有一颗淡褐色小痣。
小舟呼吸停滞。
那是**林晚**。
十岁的林晚。
画面下方浮现一行字:
>**LULL-PhaseI实验日志?第号记录**
>主题:情感移植可行性验证
>记录员:Dr。Chen(已注销)
>内容摘要:尝试将健康儿童的情感记忆编码注入失语实验体大脑。初步结果显示,目标个体可短暂恢复语言能力,但施术者自身会出现记忆剥离现象。建议终止。
小舟的手指几乎要捏碎笔杆。
原来如此。
林晚不是单纯的救援者。
她也曾是实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