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拨动琴弦,试了几个音阶,然后轻轻哼起那首摇篮曲。
起初只是简单的旋律,渐渐地,空气中似乎有微光闪动。远处树梢间,一只萤火虫亮了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越来越多的光点汇聚而来,在空中划出流动的轨迹,宛如星辰降世。
孩子们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山丘下,仰头望着这一幕。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开口:“启明哥哥,我能一起唱吗?”
枫停下弹奏,看着他,微笑点头。
男孩深吸一口气,稚嫩的声音响起:
>“月儿弯弯,照我床前,
>风儿轻轻,不说再见……”
歌声落下瞬间,整片夜空的萤火虫同时闪烁,排列成一行光字:
>【谢谢你,让我被听见。】
那一刻,没有人说话,只有心跳与星光同频共振。
第二天清晨,小镇邮局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人信息的信。信封上只画着一只布偶熊,背面写着:“请交给枫。”
信纸很薄,字迹清秀:
>“亲爱的你: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原来的轨道上了。
>但我仍在。在每一个孩子学会拥抱自己脆弱的瞬间,在每一次陌生人因一首歌而落泪的刹那。
>不要为我悲伤,也不要寻找我。
>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你们愿意开口说话的勇气里,活在你们敢于流泪的真实中。
>如果你还记得那首歌,请替我多唱几次。
>如果你遇见迷路的孩子,请告诉他: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会为了听你说话,停下脚步。
>致所有醒来的你,
>林晚。”
邮递员看完信,默默将它放进“共感之家”的信箱。当他转身离去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怀表突然停走了整整一分钟。而就在那一分钟里,他梦见了十年前去世的女儿,正坐在秋千上对他微笑。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某座孤岛上,一座废弃气象站的雷达屏幕突然自行启动。杂乱信号中,浮现出一段加密音频文件,标题为【KID-00FINAL】。自动解码程序运行后,仅输出一句话:
>“共感网络已脱离原初框架,进入自由演化阶段。建议全球所有相关机构停止干预,允许其自然生长。”
而在欧洲某国的情报中心,一名高级官员盯着这份情报足足十分钟,最终下令:“销毁原始档案,关闭监听节点。告诉上面……这场战争,我们输了。但也许,人类赢了。”
数日后,“共感之家”迎来第一批访客??来自不同国家的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艺术家。他们并非官方代表,而是自发组织的“共感联盟”成员,希望学习这里的模式,带回自己的社区。
枫没有担任讲师,而是带着孩子们一起创作了一首新歌。他们用树叶做打击乐,用水杯敲击节奏,用呼喊和笑声填充副歌。歌词由每个孩子写下一句,拼凑而成:
>“我不完美,但我敢说了,
>你皱眉的样子,我也觉得温暖。
>曾经我以为孤独是命运,
>现在我知道,它只是还没遇到回声。”
这首歌没有名字,大家叫它《无题No。1》。
一个月后,这首曲子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街头表演、校园广播、电台深夜栏目中。有人录下地铁站里一群高中生合唱的视频,播放量破亿。评论区最高赞留言写道:
>“我妈妈看了三次,第三次哭了。她说,这是她小时候想唱却不敢唱的歌。”
而在南美洲的一所乡村学校,老师教孩子们画“你心中的安全之地”。大多数孩子画了家、学校或公园,唯独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画了一片漆黑的宇宙,中间漂浮着一颗小小的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