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水盯着手机屏幕,指尖在键盘上悬了片刻,最终只回了一个“好”字。她不想把刚才听到的那些消息立刻告诉他??全球降温、冰河时期、新元古代大冰期……这些词沉甸甸地压在胸口,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冻土。她怕自己一开口,声音就会抖。
黄策的消息却接连跳出来。
黄策:“我刚从另一队那边回来,他们说前方道路结冰严重,有些路段已经没法走推车了。”
黄策:“你们那边有没有发现取暖物资?棉衣、电热毯之类的?”
黄策:“还有,别喝生水,最近好几个庇护所报告腹泻病例,可能是水源被迷雾污染了。”
面水一条条看完,心头微紧。她抬头环顾四周,休息站昏黄的灯光下,人们正端着铁盘吃饭,有人咳嗽,有人低声抱怨脚冷。廖安和李薇还在商量洗澡的事,王小桃则蹲在墙角翻背包,嘴里嘟囔着:“我记得带了暖宝宝的……怎么找不到了。”
她忽然意识到,黄策说得对。危险不是远方的传闻,它已经渗进每一口呼吸里。
“王小桃。”她走过去蹲下,“你记得我们上次在废墟里捡到的那个银色保温箱吗?里面是不是有医疗用品?”
王小桃抬起头,眼睛一亮:“对!我忘了!那箱子锁着,钥匙在老张那儿,但他今天没跟队……”
“等等。”面水皱眉,“老张昨天不是说他要调去东区维修组了吗?”
“是啊,可他没交钥匙。”王小桃挠头,“会不会落在他宿舍了?”
面水立刻打开手机通讯录,找到老张的号码拨出去。响了三声后挂断,再打,依旧无人接听。
“关机了。”她低声说。
廖安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别打了,东区那边信号塔塌了,所有外联都断了。我听炊事班的人说,昨晚有人看见几个穿灰衣服的从东区往外跑,像是逃难。”
“灰衣服?”李薇插话,“不是咱们庇护所的制服。”
“也不是其他已知队伍的颜色。”面水心里一沉。灰衣人……这个词汇在最近几次情报简报中频繁出现,官方称之为“边缘群体”,但实际上没人知道他们是谁,来自哪里,目的又是什么。
“先不管钥匙了。”她合上手机,“今晚重点是保暖和水源消毒。王小桃,把你剩下的酒精拿出来,我们给水壶做个简易过滤器。”
“可酒精不够啊。”王小桃小声说,“就一小瓶,还得留着擦伤口……”
“用迷雾凝露试试。”廖安突然说,“我看过一篇论文,说迷雾里的水分经过金属网过滤后能饮用,虽然味道怪,但至少比生水安全。”
“哪儿来的金属网?”李薇问。
“工厂那边拆下来的防鼠网。”面水想起下午装货时看到的一卷锈迹斑斑的铁丝网,“明天返程可以顺路拿。”
几人正说着,休息站的大灯忽然闪了一下,随即熄灭。整个空间陷入短暂黑暗,只有几部手机发出微弱光亮。
“又停电了?”有人喊。
“发电机故障!”楼上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最多十分钟恢复!大家别乱动!”
黑暗中,面水听见王小桃轻轻拉她的袖子:“姐……我有点怕。”
她握住对方的手,掌心冰凉。“没事,我在。”
十分钟后,灯光重新亮起,昏黄如旧。但气氛已悄然改变。刚才还热闹的饭厅变得安静,许多人低头扒饭,眼神躲闪。连廖安也不再提洗澡的事,默默收好碗筷。
晚上八点半,四人回到二楼宿舍。房间狭小,两张上下铺挤在一起,墙角堆着她们带回的物资。窗户玻璃碎了一块,用塑料布勉强封住,寒风仍丝丝渗入。
“这地方比昨天还不如。”李薇叹了口气,抱着被子缩进下铺。
“凑合睡吧。”廖安爬上上铺,“反正明天一早就走。”
面水坐在床沿,再次打开手机。黄策没有新消息。她点开气象AI模型的页面,输入“伊米尔+气候预测”,跳出一组动态数据图:
【全球平均气温趋势:-1。8℃(当前)→预计72小时后降至-15℃以下】
【极端低温区域:北纬30°以北地区将出现持续暴雪,局部可达-40℃】
【建议行动:所有非必要外出暂停,优先保障热源供应】
她盯着那串数字,心跳加快。三天……只有三天。
“你们看这个。”她把手机递给上铺的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