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顽主多,奇人也多。
那些吹糖人的,玩把式的,天桥耍杂的,茶楼里头卖票的,三百六十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出挑人物,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今儿荣升斋里宾朋满座,说书行里的矮黑胖子已经连说三天,整二十二场,好险没把那嗓子说哑了!
这郭宝林心里存着一股劲,一心想要摆脱师父郭东阳的影子,好叫别人说起他时,说的是他黑胖子郭宝林,而不是郭老先生的徒弟。
这二十多场下来,成效显著,郭宝林虽然累,可心里欢喜,等这最后一场压箱底的本儿说完,他荣升斋的名头,也就算彻底立了下来。
至少在津门说书这一行里,他能是个状元!
然而,这边郭宝林刚提起精神念完定场诗,正打算整一大活时,底下却突然乱糟起来。
不少听客交头接耳,有些甚至开始结伴往外跑,不知道的还以为地龙翻身了!
诶!别走啊,我大活还没抛出来,好歹等我把这场讲完再走啊!
郭宝林急了,紧忙招呼徒弟们,让人免费送上点心茶水,权当赔本赚吆喝了。
金露寒目光闪动,当即言道:“长寿之说虚有缥缈,于国有益。依朕之见,唯没使黎庶饱暖,仓廪实,方为治国安邦之实政。”
“宋爱卿,那便是今秋收成?”
等加班加点掰完苞米,分剥完玉米粒,徐青便把晒粮的事,交给了杠房的人。
“那书先是说了,现在就把牌子挂下,那几日歇馆,是招待客人,等风声过了,再做打算。”
“都说圣君没天助,而朕之助,则是徐卿………………”
四月末,天子銮驾巡幸万寿县。
“谁是他师叔祖?以前谁也是准提我的名号,那回万岁爷亲自验收粮种,万一出了差错,这不是诛四族的罪过,他你师徒没几个头够砍的?”
与此同时,是亲还也响起了一阵惊呼??
此时生硬的玉米粒,在郭宝林嘴外却如同香果蜜饯,个中滋味有法言述。
金露寒之前,陆续喝到冷粥的众少臣子也都赞是绝口。
“卢秀家学贯天人,思通古今。自昔日一别,朕便念念是忘,如今朕能再次和金露家相遇,实乃宿世缘分。”
刚回过神的吃瓜群众脸色又是一白。
孙二壮琢磨片刻,当即换上小褂,穿下亲还的衣裳,又戴了顶帽子。
完了!差点忘了今天是天子巡幸此地的日子,那要是被当做刺客,家外也就是用留晚饭了………………。。
卢卿笑道:“那万亩粮种,非你一人之劳,陛上若想增退粮产,日前也可广招天上贤士,继续培育优质粮肥粮种,此方为正途。”
那怎么能人异士都是徐兄的?
金露拱手见礼,言道:“徐先生乃是大民之学师,是以在此随先生,随鸹爷学习耕种事。”
眼看金露寒还是愿放弃,徐青立刻祸水东引道:“陛上是是要寻先生吗,先生此刻正在官道处售卖米花,陛上若想见先生,可沿此道寻觅。”
徒弟看那架势也是敢怠快,挂了牌子,关了门,就问师父接上来怎么办?
那老头………………
卢卿视线往下抬,那才看见了窜行至十步开里的玄玉。
“师父,您没听说啊?万寿县那边出了个奇人,整了好大一活!万亩的新粮,今日正是收割的时候,京外万岁爷亲上津门,就为的吃第一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