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大厅。
“我,夏明宇,接受你的效忠,相信你立下的誓言,我将从此庇佑你的剑术之路,愿你能实现你的梦想在剑术的汪洋大海上乘着一叶小舟遨游到尽头。”
“只是在路途中,不要忘记怜悯那些比你弱小。。。
三月十七日的黄昏,晚霞如熔金般铺满天际。小镇茶馆门前的青石板还带着白日阳光晒透后的余温,陈婆坐在门槛上剥豆子,手指粗糙却灵巧,豆粒落进竹篮的声音清脆得像雨滴敲瓦。
她没抬头,也知道是谁来了。
那人穿着洗得发白的素色布衣,背着一个用旧帆布缝制的包,脚步轻得几乎不惊动空气。她在灯笼下站了片刻,仿佛在确认这地方是否还在等她。然后才推门进来,风铃响了一声,久违的声响。
“回来了?”陈婆依旧低头剥豆。
“嗯。”林小雨放下包,从里面取出一小撮干茶叶,放进桌角那只缺了口的陶罐里,“今年的新叶,山那边采的。”
陈婆点点头,没问她去了哪里。三年来,每一次她出现都毫无征兆,又悄然离去。有人说她行遍荒村野岭,替死人传话;有人说她藏身地底溶洞,与山川共鸣;还有人说她早已不在人间,只是亿万思念凝成的幻影。可陈婆知道,她是活的??因为她带来的茶,总有露水的气息。
“他们都在等你。”陈婆终于抬眼。
“我知道。”林小雨望着墙角那台老收音机,外壳已蒙尘,旋钮生锈,但它仍端坐如守夜者。“可我不是来广播的。”
“那你来做什么?”
她笑了笑:“来听。”
这一夜没有雨,也没有风。月亮升得极早,清辉洒在屋顶瓦片上,像一层薄霜。茶馆照例开门迎客,七张木椅围成半圆,中间摆着一只铜盆,里面浮着几片花瓣和一根点燃的香。没有人说话,只是静静坐着,等待某种看不见的东西降临。
八点整。
收音机没亮,也没响。但铜盆里的水忽然泛起涟漪,一圈接一圈,无声扩散。接着,有人听见了??不是耳朵听见的,而是胸口震动,像是心跳被另一颗心轻轻拨动。
>“我想妈妈了……但她已经忘了我。”
是个小女孩的声音,细若游丝,却扎进每个人心底。说话的是角落里那个总低着头画画的女孩,此刻她的笔尖悬在纸上,墨迹未干,画中是一个女人背影,站在门口,手里提着行李。
没人惊讶。他们早就明白,在这里,“听见”不是靠耳朵完成的。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浮现,来自那位曾骑六十公里自行车赶来的中年男人:
>“我对不起前妻。离婚那天,她说‘希望你幸福’,我点头走了。可我现在才知道,她根本不想我走。”
他的声音哽咽,手紧紧攥住膝盖。他身旁一位老太太轻轻把手搭在他手上,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拍了两下。
一道微弱的光从收音机缝隙渗出,绿得近乎透明。频率指针缓缓移动,停在14。0。这一次,没有噪音,没有杂音,只有一片深沉的寂静,然后??
所有人的呼吸同时一滞。
那是一种“集体开口”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的伤口在同一瞬间裂开。无数话语涌出,不是通过设备,而是直接浮现在空气中,如同雾气凝成文字,又似心跳化作语言:
>“爸,我不是不想回家,是我怕你看到我会难过。”
>“老师,那年我没交作业,是因为家里停电三个月。”
>“朋友,你说我变了,可我只是学会了把哭声吞下去。”
>“孩子,妈妈骂你的时候,心也在流血。”
一句句,一声声,不分时空,不论生死,全都交织在一起,却没有混乱。它们彼此倾听,彼此承接,像河流汇入大海前最后的低语。
林小雨闭着眼,嘴角微微扬起。她知道,这不是她在说话,是所有人终于敢对自己说话。
九点十八分,一切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