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五十五章 蜀人的酒(第1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蜀人的酒(第1页)

两人走在山间的小道上,乌县令道:“今年,辽河平原上的粮食定又要丰收了,现在的燕地有吃不完的稻米。”

张良道:“平原有河渠灌溉,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乌县令道:“以前,齐地赵地也没见他们有。。。

朔风卷过贺兰山北麓,雪粒如沙,簌簌打在营墙上。冬夜漫长,寒气渗入骨髓,可学堂里依旧灯火通明。自“辩理会”开讲以来,每月初一的夜晚已成全营最热闹的时辰。今夜正值岁末最后一场,议题定为:“何谓家?”

赵佗披着厚裘步入会场时,五百余名将士、夫子、孩童与归附胡人早已围坐于火塘四周。场地中央燃着一堆松木篝火,噼啪作响,映得人脸忽明忽暗。库尔班坐在前排,手中紧握一卷抄写的《礼记?礼运》篇,神情专注。他身旁坐着阿古斯??那位曾高烧不退、如今已能拄拐行走的少年,正低声向旁人复述自己如何靠学生医助救回来的经历。

夫子荆缓步登台,白须拂动,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今日之题,看似寻常,实则深远。有人以屋舍为家,有人以血脉为家,亦有将士十年未归故里,却说‘此地即吾乡’。那么,请问诸位: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能否成为匈奴人与秦人的共同之家?”

话音落下,四下寂静。片刻后,一名年约十五的匈奴少女起身,声音清亮:“我叫苏和,来自阴山脚下的小部落。去年冬天,我家被马贼洗劫,父母双亡,我被秦军所救,送入学堂。起初我不肯说话,不吃秦粮,夜里常哭。是董翳将军亲自送来一条羊毛毯,说是他死去的女儿留下的。他说:‘孩子,你不属于过去,你属于将来。’”她顿了顿,眼中有泪光闪动,“现在,我把这里当作家。因为我学会了写字,能读《诗经》,还能教更小的孩子认字。若家是让人安心成长的地方,那这里就是我的家。”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掌声。靳勇坐在角落,默默点头,眼中竟有些湿润。

紧接着,一位老卒站起,满脸风霜,左臂空荡荡地垂着。“我是陇西人,参军三十一年,打过七次大战,断了这条胳膊,也丢了两个儿子。”他声音沙哑,“从前我以为,家就是回老家种地,守着祖坟过日子。可这些年守边,看着这些娃儿读书识字,我忽然觉得……或许我不回家,也是在建一个家。一个能让后代不再打仗的家。”

全场肃然。连最桀骜的几个匈奴青年也不再交头接耳,低头沉思。

库尔班终于起身,手持那页抄写的《礼运》篇,朗声道:“夫子曾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若天下之人皆可安居乐业,无战乱饥荒,那每一寸土地都可为家。我在草原长大,记得父亲带我骑马追鹰的日子;我也在这里长大,记得第一次学会写‘安’字时的欢喜。我不想抛弃哪一个,我想让它们合二为一。所以,我要回去,在呼延部建一座学堂,种一棵槐树,就像这里的这棵一样。我要告诉所有牧民:读书不是背叛祖先,而是给子孙多一条活路。”

他话音未落,呼延彻已在人群后方悄然起身。这位昔日骁勇善战的匈奴首领,此刻面容苍老了许多,但眼神清明。他一步步走向前台,手中捧着一件东西??那是用羊皮缝制的小小书囊,上面绣着歪斜的汉字:“学而时习之”。

“这是我昨夜亲手做的。”呼延彻的声音不大,却穿透了整个会场,“库尔班走后,我每天翻看他寄来的信。他教我认字,我便跟着一笔一画地练。我不识律法,不懂农耕,但我明白了一件事:真正的力量,不在马背上,而在人心中。”他将书囊递到夫子荆手中,“请收下它。从今往后,呼延部愿派十名孩童前来求学,不限男女。若有疫病灾荒,也愿与秦人共担。”

夫子荆接过书囊,双手微颤。他望向赵佗,又环视全场,终是仰天长叹:“此非一人之功,乃天地正气之所聚。昔孔子周游列国,欲行仁政而不得;今我等偏居塞外,竟使胡汉共议一家之义。天意乎?人力乎?皆在其中矣!”

掌声如雷,久久不息。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赵佗独坐帐中,提笔修书一封送往长安,详述“辩理会”成效及边地民心渐化之状。写罢掷笔,忽闻帐外脚步轻响。抬头一看,竟是董翳携酒而来。

“将军还未歇?”董翳笑着坐下,拎出一坛陈酿,“这是我私藏十年的陇西黍酒,今日特来共享。”

赵佗一笑:“你一向节制,怎舍得破例?”

“因为今晚的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事。”董翳倒满两碗,举杯相敬,“我年轻时随王翦伐楚,斩将夺旗,风光无限。可后来才知,那些首级背后,是多少孤儿寡母的哭声。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英雄,直到来了这儿,看见孩子们背书、耕地、救人……我才懂,什么叫功德无量。”

两人对饮数巡,话语渐深。董翳忽问:“将军,你说陛下推行‘东出令’,真是为了教化四方吗?还是另有深意?”

赵佗凝视烛火,良久方道:“或许两者皆有。始皇志在万世一统,但他也明白,铁蹄踏碎城池易,人心归服难。所以他派的不是将军,是夫子;运的不是兵器,是书籍。他在下一盘大棋??用文明代替征伐,用教育消解仇恨。而这盘棋的关键,就在我们手中。”

“可朝廷终究是朝廷。”董翳压低声音,“李斯权倾朝野,扶苏公子屡谏不用,朝中党争日炽。我只怕边地虽安,中枢却危。一旦宫中有变,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会不会毁于一旦?”

赵佗沉默许久,只轻轻说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这一方净土。哪怕天下再乱,只要这里有灯不灭,就有希望留存。”

翌日清晨,飞雪骤停,天光破云而出。营地内外银装素裹,唯学堂门前那棵槐树依旧挺立,枝头积雪压弯却不折,宛如负重前行的脊梁。

就在此时,快马疾驰而至,尘雪飞扬。一名斥候滚鞍下马,高声禀报:“报!河西急讯!月氏残部联合羌人三族,突袭敦煌关,杀我戍卒二十七人,焚毁粮仓两座!敦煌守将请求援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斗罗大陆
唐家三少斗罗大陆
...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帝国崛起
...
我有一剑
青鸾峰上我有一剑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