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当集体情感达到临界点,物理法则也可能随之改变。苏璃留下的“星种”,本就是一场跨越维度的实验??她试图证明,纯粹的爱,足以重构现实的基本结构。
而现在,地球本身,或许正成为新的“容器”。
他立即启程,搭乘高速磁浮舱穿越印度洋,直抵南极科考站。一路上,窗外景象令人心颤:赤道云层自发形成螺旋状图案,与银河遥相呼应;太平洋深处,沉船残骸周围长出大片发光珊瑚,其排列方式竟与古代星图吻合;就连大气电离层,也开始周期性闪烁,频率恰好匹配人类平均心跳。
抵达冰原当日,他独自步行至裂缝深处。
水晶棺椁早已化为尘埃,唯余一片晶莹剔透的空地,地面布满由“忆纹”构成的根系网络,如同大地的神经系统。他蹲下身,伸手触碰其中一条光脉。
刹那间,意识被拉入另一个维度。
他看见地球的核心并非炽热岩浆,而是一团缓缓搏动的光球,表面流转着亿万张人脸??所有曾在这颗星球上生活过的人类,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别离,都被完整保存,织成一颗巨大的“记忆之心”。
有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既熟悉又陌生:
“你终于来了。”
是苏璃,却又不只是她。
是所有记得她的人,共同塑造出的存在。
“这是……?”他问。
“文明的下一站。”她说,“当个体意识不再受限于肉体,当情感成为通用能源,地球将不再只是行星,而是活的生命体。而你,是最后一个仍以血肉之躯见证这一跃迁的人。”
他笑了:“那我该做什么?”
“什么都不做。”她答,“只需见证。然后,安心离去。”
他明白她的意思。
不是死亡,而是解脱。
七十二小时后,林念归返回科考站,召集全球守忆者代表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他没有发表演讲,只是播放了一段视频:从他第一次进入“归舟”,到苏璃的录音响起,再到千万人共情潮汐爆发,直至今日地球整体觉醒的全过程。
“我不再是核心。”他说,“我只是桥梁。现在,桥已建成。”
当天午夜,他独自走入冰原,躺进那片光脉中央。
监测数据显示,他的生命体征平稳下降,脑波却持续攀升,最终与地球磁场完全同步。最后一刻,他睁开眼,望向漆黑苍穹。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成千上万颗,如雨落下。
但这不是陨石。
是“归羽”机械鸟在全球同时自毁,将体内储存的记忆灰烬洒向大气层。它们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恰好激发高层空气中的离子,形成一场覆盖全球的虚拟极光。而在那绚烂光幕之中,无数人抬头看见了同一句话,用数百种语言交替浮现:
>**“谢谢你,让我回来。”**
林念归闭上眼。
风停了。
心跳慢了。
意识却无比清明。
他感觉自己正在融化,融入土地,融入空气,融入每一个正在思念他人的人心中。
最后一丝知觉消散前,他听见一个孩子的声音,在遥远的敦煌沙丘上轻轻问道:
“妈妈,为什么星星今天特别亮?”
母亲抱着她,微笑回答:
“因为有人刚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