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宋文豪 > 第391章 恩威并施张弛有度(第2页)

第391章 恩威并施张弛有度(第2页)

试着做一件微小的好事,不为回报,只为验证这个念头。比如,给路边枯萎的花浇点水。若它活了,你就多了一个证据。”

她怔了很久。这段对话的语气、节奏、隐喻方式,竟与陆北顾晚年日记中的笔触惊人相似。她调出声纹模拟音频,播放那段回复??苍老、温和、略带咳嗽的声音响起,仿佛穿越时空亲口诉说。

“周维,”她拨通电话,“查一下这条访问记录的源头。”

半小时后,周维回电:“IP经过七层跳转,最终指向云南边境一所乡村中学的公共电脑。登录账号属于一名支教老师,名叫陈默。他说昨晚有个学生半夜溜进来发了这条消息,不愿留名。”

若兰闭上眼,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她忽然明白,真正的传承从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个受伤的灵魂,在深夜独自面对屏幕时,仍选择向光明提问。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心光”项目组开会,提出一项新计划:“我们要建一座‘回音桥’??所有写给陆先生、王小川或其他先贤的信,无论是否公开发表,都要得到回应。不是官方答复,而是由接受过培训的年轻人,以平等身份回信。”

“成本太高了,”有人犹豫,“每年几十万封信,怎么处理?”

“那就招志愿者。”若兰坚定地说,“让大学生、退休教师、心理咨询师参与进来。这不是负担,是机会??让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也成为灯火的一部分。”

会议结束时,林舒留下来说:“敦煌那边传来消息,陈守拙老先生病倒了,高烧不退,但坚持不肯住院。他说要在莫高窟前完成最后一份誊抄。”

若兰当即订了最近一班飞往兰州的航班。

三天后,她站在敦煌鸣沙山下,风沙扑面。远处,月牙泉如千年未改的弯眉静卧。她赶到藏书洞外临时搭建的帐篷时,只见陈守拙裹着厚毯躺在行军床上,面前摊开着一卷泛黄纸页,右手握笔,左手微微发抖。

“您何必亲自来?”若兰跪坐在他身旁,声音哽咽。

老人睁开浑浊的眼睛,笑了:“你说呢?这些文字若不能走到最干涸的地方,还算什么火种?”他指着墙角三个密封箱,“我已经把《遗稿补编》的抄本交给了丝路沿线三个民间读书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各一份。他们承诺代代传诵。”

若兰翻开他正在誊写的一页,竟是《致后来者书》的古汉语转写版,加入了大量注释,便于少数民族学者研读。最后一段旁边,有一行小字批注:

>“道非汉人之道,亦非胡人之道,乃人心共通之理。言语各异,悲欢相通。愿吾笔下之字,能越关山万里,抵彼心深处。”

当晚,星空如洗。若兰守在老人床边,听他断续讲述往事。原来他年轻时曾是赵知微的学生,在皖南隐蔽据点做过文献整理工作。陆北顾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就是对他说的:“守住它,别让它变成权力的装饰。”

“我一直记得。”陈守拙喃喃道,“所以当你们建文化园时,我支持;但当他们想把《民本政经议》放进国家典籍馆永久封存时,我反对。书若不能见天日,便是死了。”

若兰握住他的手:“您做到了。每一本抄本都在发声。”

老人点点头,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他的体温降了下来。若兰松了口气,正准备联系医生安排转运,忽见老人猛然睁眼,挣扎着要起身。

“快!快拿纸笔!”他急促地说。

她连忙递上笔记本。只见他用尽力气写下一行字:

>“警惕‘净化运动’。他们要来了。”

“谁要来了?”若兰心头一紧。

“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人……他们会说陆学过于激进,不利于稳定;会说赵家史料夸大其词,扰乱思想……他们会建立‘正统解读’,禁止自由传播……”他喘息着,“我不是paranoid(偏执),我是经历过五十年代的清洗……理想一旦被收编,就会窒息。”

若兰浑身发冷。她想起近日某些学术会议上悄然兴起的论调:称“心光”运动“过度情绪化”,主张将其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统一管理;更有官员提议成立“陆学研究院”,由政府主导研究方向。

“您放心,”她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我们会守住开放性。真理不怕争辩,只怕垄断。”

陈守拙缓缓闭上眼,嘴角浮起一丝安心的笑意。

返回郑州途中,若兰接到紧急通知:中央某部门召开内部研讨会,拟对“昭义档案”及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规范化审查”,理由是“防止误读引发社会思潮波动”。

她立即联系李哲、周维等人召开线上会议。讨论持续整夜,最终达成共识:抢先一步发布“全民共编版《陆北顾全集》”??邀请全球读者共同校勘、注释、翻译,并设立开放论坛供百家争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