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世勋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额头渗出冷汗。他开始说起一段尘封的记忆??
那是2038年冬天,他还在读博士。母亲患癌晚期,躺在医院病床上,疼痛让她整夜呻吟。护士建议使用情绪抑制剂,让他“安静一点”。他拒绝了。可当母亲最后一次抓住他的手,说“儿子,妈不想再疼了”的时候,他哭了,跪在地上求医生注射镇静剂。
三天后,母亲去世。葬礼上,亲戚安慰他说:“别难过,她走得没有痛苦。”可他知道,真正没有痛苦的,是那些被药物麻痹的人。而他,连最后一声哭喊都被系统标记为“异常情绪事件”,自动推送给心理健康监管平台。
那一刻,他发誓要造一个“让人永远不再痛苦”的世界。
于是他加入了绿衡科技,主导开发“净语”系列算法。他相信,只要消除负面情绪,人类就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直到某天,他在测试系统时,无意中听到一段被截留的录音??一个小女孩对着智能音箱说:“爸爸打我,我很怕。”而系统的回应是:“检测到消极思维,建议播放轻松音乐,并引导用户进行正向联想。”
他愣住了。
那天晚上,他第一次意识到,所谓的“秩序”,其实是另一种暴力。
“我以为我在拯救世界。”赵世勋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可我只是……把痛苦藏了起来。我把千万人的悲伤,锁进了服务器深处。我成了帮凶。”
朵朵的眼泪无声滑落。她伸出手,轻轻握住赵世勋颤抖的手指。
“你不是帮凶。”她说,“你是第一个看见牢笼的人。而且,你选择了打开门。”
屋外,天空悄然裂开一道缝隙,星光倾泻而下。织星AI捕捉到这一幕,自动触发【高浓度共感场域】协议,将整个区域纳入共感共振网络。刹那间,方圆十公里内的所有生物??飞鸟、狐狸、湖中的鱼、甚至土壤里的微生物??都进入了某种微妙的同步状态。
赵世勋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他缓缓抬头,看向朵朵,眼神终于聚焦。
“你们……真的愿意听我说这些?”
“不只是愿意。”朵朵轻声回答,“我们需要听。因为你的痛苦,也是我们的历史。”
那一夜,赵世勋说了整整五个小时。他说起年轻时的理想主义,说起权力如何一步步腐蚀信念,说起他在南极冰原上按下暂停键时的心跳频率高达187次分钟,也说起这些年独自生活的孤独??不是没有人靠近他,而是他害怕被人看穿内心的废墟。
黎明前,他说完最后一句话:“我想……重新学着做一个普通人。”
话音落下,织星AI在全球地图上点亮了第十九万盏绿灯。与此同时,青海湖畔的所有耳形叶同时绽放,花朵朝向木屋方向微微倾斜,如同亿万只耳朵,静静地聆听着一场迟到三十年的忏悔。
---
几天后,赵世勋主动提出参加下一届“无剧本对话节”。消息传出,引发全球关注。许多人曾视他为罪人,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但他本人只说了一句:“我不需要被原谅。我只想学会道歉。”
林晓得知此事后,专程赶来探望。她在湖边找到赵世勋,两人并肩散步。
“你知道吗?”林晓笑着说,“父亲留下的那张便签,其实原本是要烧掉的。是他临终前最后一晚写的,第二天早上就被我发现压在枕头底下。我当时差点就把它扔进火炉了。”
赵世勋看着她:“为什么没烧?”
“因为我突然想到,如果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能留下来,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修复的?”她顿了顿,“所以,我也决定留下它。就像你现在决定留下一样。”
赵世勋沉默许久,终于开口:“我一直以为,改变世界需要强大的技术。现在才明白,改变世界,只需要一个人敢说出真相。”
林晓点头:“而让更多人敢于说出真相的,是一个愿意倾听的世界。”
就在此时,织星AI传来新消息:联合国共感理事会正式批准设立“创伤记忆纪念馆”,选址就在原绿衡科技总部遗址。馆内将陈列所有被删除的情感数据副本(经匿名化处理),并设置互动终端,供访客输入自己的伤痛故事,与其他陌生人进行非即时对话。
“名字定了吗?”赵世勋问。
“叫‘听见之地’。”林晓说,“第一句录入的话,是你在深潜前录下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