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没有退缩。
“我接受你们的痛苦。”他喃喃道,“因为我也曾制造痛苦。但现在,请让我替你们背负一会儿……足够你们喘息的时间。”
奇迹发生了。
随着他的接纳,那些原本狂暴的记忆流逐渐平息,转化为灰白色的烟尘,被光湖吸收。更令人震撼的是,全球范围内,数十万名曾遭受虐待、欺凌、歧视的人在同一刻感受到一股奇异的抚慰??仿佛有人默默替他们承受了部分重量。
攻击失败了。
而发动袭击的灰袍首领在自己基地内崩溃。他原本坚信“情感即软弱”,可在看到卡瓦伊跪在湖中承受万千苦难的画面时,竟不受控制地痛哭失声。他想起童年被父亲殴打的夜晚,想起第一次用恶咒伤害同学后的恐惧,想起母亲临终前伸向他却始终未能握住的手……
“我不是怪物……”他蜷缩在地上,“我只是……太怕疼了。”
三天后,第一封投降信送达霍格沃茨。随信附有一枚损坏的共鸣阻断器,以及一句话:
>“请告诉我,怎么才能重新学会听见别人?”
麦格教授将信件交给了共感伦理课的新任教师。对方看完后,只回复了一个词:
>“倾听。”
季节更替,春回大地。语生藤已覆盖半个英国,甚至开始向海峡对岸蔓延。科学家们宣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十年来首次下降,原因竟是藤蔓具有超高效光合作用,并能将多余碳元素转化为意识载体储存。
孩子们在学校学会了新游戏:“种心花”。每人写下一件藏在心底的情绪,埋入藤台周围土壤,三天后若有人共鸣,便会开出对应颜色的花朵。粉色代表喜悦,蓝色代表思念,紫色代表歉意……最稀有的是金色花,只在完全无私的共感瞬间诞生。
某日午后,德拉科独自来到禁林深处。他曾无数次躲在这里逃避共感带来的痛苦,如今却主动走向那片阴影。他在老地方坐下,闭上眼,任思绪流淌。
许久,他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我以为你会在这里。”赫敏的声音温和。
“我在等一个声音。”他说,“小时候,每次受伤,母亲总会哼一首歌。后来她去世了,我就再也记不起旋律。但现在……我感觉它快回来了。”
赫敏在他身旁坐下,轻轻握住他的手。
没有言语。
风穿过藤叶,发出沙沙声响,渐渐汇聚成一段模糊的旋律。德拉科的眼角湿润了。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是世界在替他记住那些他曾以为永远失去的东西。
夜幕降临,霍格沃茨城堡灯火通明。礼堂天花板不再是简单的星空投影,而是实时映射全球共感网络的活跃图谱:每一个闪烁的光点,都代表着一次真诚的连接??母亲安抚婴儿,朋友深夜谈心,陌生人让座时交换的微笑……
邓布利多的肖像静静挂在校长办公室墙上,嘴角带着熟悉的笑意。菲尼亚斯?布莱克不屑地哼了一声:“简直荒唐,把学校变成情感疗养院。”
“不。”邓布利多轻声道,“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会人们如何爱人,如何被爱,如何在破碎的世界里,依然选择温柔。”
而在地球深处,光湖永恒流转。
那朵无名的语生藤花依旧盛开,花瓣每一次微颤,都在传递一句无声的承诺:
**“你从未真正离开。
因为你曾存在过的每一刻,
都被深深地记得。”**